第四回 乐羊鲁国拜儒师 怪癖学友交相知(2 / 2)

加入书签

说起这王栩其人,当时的家父身世,还真是个难解之谜,但也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却要费些笔墨才成。原来王栩出生在漳河边上的邺城,就在向北十里不到的一个村庄,叫作“王家庄”,如今叫作“谷子村”,是个农家大户中,却有着一段奇缘怪事。要说透此事并不容易,得翻箱倒柜的捋清来龙去脉,当要从谷子村一个古怪离奇的传说故事说起,揭露出王栩的波折生世,只有穿透重重迷雾,方可揭示出真情实况,却是个使人听后,不禁唏嘘的悲情痛事,令人不堪回首。

这正是:儒学门生鲁城逢,治世之言何坚承。诸国欲望当审视,应流随势岂盲行。交友缘分秉天意,奇异表象探深层。性癖来自缘由故,非常之人非常情。

话说邺城的谷子村,也就是那时的王家庄,村里有个姓王的大户人家,家境十分殷富,人丁兴旺,是这村中的首富旺族。其家中有个小女叫王秀英,从小锦衣玉食,十分娇贵,是王老长者的掌上明珠,家中十分珍爱。长到十四五岁时,出落得十分俏丽,且聪慧过人,不仅学得针线女红,而且还跟从兄弟姐妹学习识字,灵慧过人,一学就会,过目不忘,兄弟姐妹均有所不及。全家中人好不喜欢,都琢磨着为其找个钟意郎君,或门当户对的好婆家。这秀英姑娘虽是有些娇生惯养,却有着极其倔强的性格,不愿遵从父母的安排,自有心愿打算,却明面不显山水,暗布心机弄巧,却惹出了一场惊人大祸,使其一生悲苦惨淡。

原来,在一天与母亲见面,却发现女儿有些异常,不时出现呕吐,好似出现害口之象,心说女儿还未嫁人,怎么会有此表现,别不是得了什么病症吧!于是请来医者,强行给其诊断,发现真是怀有了身孕。这一惊可非同小可!父母便逼迫她说出实情,是与什么人勾搭成奸,或是受了何人欺辱,当要严厉惩办此人,并对闺女训斥有声。可这王秀英性格真为倔强,不管父母怎么呵斥吓唬,就是不肯说出实情。到后来,实在被问急了,她便说是一日早间,自己出去到井边打水洗漱,看到有一个谷穗掉在井口旁,也是出于好奇,她便捡了起来。看到那黄澄澄的成熟谷穗,饱满丰实可爱,便试着尝了几粒米,看是否熟透了?可却不知怎么便怀了孕,这真是件离奇古怪之事,自己也不知该怎么办了!说着便大哭起来,她是想得到父母原谅,免得再会挨顿痛打,这也是其有着过人的聪明之处。

可是父母心知是扯瞎话,如何肯信她这胡编之语,父亲也是个性情暴躁之人,虽然十分痛爱此女,可是面对这家丑之事,也是禁不住愤怒非常。便拿起拐杖要痛打女儿,一面还嚷道:“尽是胡编的一派瞎话,你去糊弄鬼吧!哪有这等奇异怪事哩!今日你要不说实话,看我不打死你才怪!我就只当没你这个闺女算咧!”说着就要向秀英挥下去,眼看着难免棍棒加身。还是当娘的心软,心里确实疼爱秀英,便紧拦着不让打,秀英身上还是着了两棍。于是她大声嚷道:“我说的是实情,你们爱信不信,打死我也是这样说,到神灵面前也是这样,看你们能怎么办?”说的是坚决无比,就是不肯改口认错,竟弄得父母两人,拿她没有办法。

其实王秀英的父亲,虽然有些迷茫无措,其实心中有些底数,却原来家中三年前,曾在邺城中聘过一个教武的师爷。此人年纪不过三十几岁,看上去英武不俗,说是东边齐国人,名字叫作“子系”,武艺自是不凡,说因躲难来到此地,需是找个吃饭的营生为好。正好王家需要个看门护院之人,还可教习家中后生习武防身,因此便招到家中做师傅,兼具护院职责。待观察一段时日,倒还尽职尽责,看似人品忠厚爽达,王老长者十分满意,给的待遇也算优厚,不时还给些额外赏钱。后来知道了此人,不仅武艺精湛,而且文道也甚精通,能读书写字,看能兼做教书先生,正好可教习家中孩童,汇集一道识字念书,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于是与这子系武师商议,看可否承担此任,他却一口答应下来,便又增加些报酬。便让其早晨教武技搏术,前晌教孩童念文识字,后晌辅导温习,晚间看家护院,倒是得心应手,一个人干了几人的活。

这样双方高兴的事,已持续了两三年,倒也十分稳便妥当。这位文武全才的武师教习有方,不仅谦和勤谨,而且常为家中办理些难事,很是干练通达,家人口碑甚好。村中乡邻也常夸赞不绝,说是王家寻到了个好帮家,省却很多麻烦,王父听后很是高兴。可在这期间,便有小女秀英,非要跟着老师学字念书,因其历来倔强不拘,日常本就难管束,虽说认为女子不必念书,也只好依着她,便让其跟随学习听讲,倒是相得益彰。自从跟着子系老师听课习学后,这王秀英竟然显得温顺起来,再也不和父母姊妹们顶牛使倔,而且显得十分懂事,好似闺女突然长大了似的。这使大家十分惊讶,都夸赞其学而有成,更使人羡慕王家。

随着秀英年龄长大,也有十四五岁了,古时女子便快到了出阁之时,自有人托媒上门说亲,可秀英竟顽固推脱,说要永留父母身边,不行便招个上门女婿。其因年纪尚小,也是显出了顽劣不羁之态,父母也并未在意,可看这闺女对那教书先生,却是十分亲近,经常主动找到先生,说是要补习功课,力争多学些书文,不能被姊妹兄弟落下。每当听了这话,父母也就不好过多干涉,思想这先生年纪较大,且人品当信得过,女儿恐还太小,只顾顽劣自然,不会出现不测,也就随其自便。但也嘱咐其女,当要知避嫌之礼,不可过分洒脱,以免别人说闲话,讲明人言可畏之理,这秀英表面恭顺答应,暗地里却我行我素。如今果然出现不测之事,竟让这老俩始料不及,真是后悔透了。

这正是:虽立清规也须防,

女大失管杏出墙。

谁道世事难预料,

信任之距怎测量?

巧妙编就鬼谷语,

却也足显智慧藏。

悔意无追怎补救?

终究怒悔痛断肠。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