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心病(1 / 2)

加入书签

 皇帝说道:“杨爱卿贤能,但其子杨稷却是顽劣,在乡中多行不义之事,还牵连于命案之中。吾听闻此事,愤然之中,将他收监,让人详查。如今按查得的情况看来,乡中不义之事,多是属实,而那命案,是他当场唆使做下。朕的心中,也是极矛盾。”</p>

皇帝叹口气,道:“要说,自古以来,杀人偿命,那人因他而死,他脱不开干系。若要严格判来,他未必能留得一命。但他毕竟是杨爱卿之子,杨爱卿虽未求情,朕却不能不看他面。然,若留得此乡中一霸,那乡中百姓,不是久无宁事?”</p>

皇太孙听得此话,却默然未语。</p>

皇帝见他不语,便道:“皇孙,你觉得此事朕该如何处置。”</p>

皇太孙道:“皇孙不敢妄言。”朝中之事,皇帝可以随意说说,他却不能随意判议。</p>

皇帝道:“既然问你,你便可以将想法说出,朕免你的罪便是。”</p>

皇帝既然如此说,皇太孙便开口说道:“杨稷如此,相信,杨伯伯知道之后,也是极痛心。按皇孙之意,法理虽然无情,却并非不给人以改过之机。杨稷平日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从不知愁苦滋味,但若是让他在那监牢之中关上一阵,吃尽苦头,放出来以后将他送入山野之处,每日素食斋饭、听经言道,感悟心灵,经年之后,说不定能够感化他,让他,改恶向善。”</p>

皇帝听得皇太孙的话,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若是如此,那也算是挫了他的锐气,又将他同乡民隔离开来,且没有伤他的性命。如此处置,虽然并非严苛,但对于各方,都算是交待得过去,不失为一法。”</p>

皇太孙道:“此言不过是皇孙之想,未必周全,皇爷爷听听便罢。具体处置,还是要皇爷爷决定。”</p>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却是掩饰不住赞赏之色,感叹说道:“朕的皇孙,一转眼都这么大了。如今这行事,愈发得体了。”说罢,又道:“这岁月流逝,如此之快,你说,朕能不老吗?”</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