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粽山上了心愿,义薄云天(2 / 2)

加入书签

李老爷也打听过了,一行人只要沿着小道往山上走,看到山里有田地的地方就到王家了,于是一口气就上了山。

秋收已过,此时志远正在屋里看书,忽听家里养的几条狗吠叫不已,这要么是有野兽来袭,要么就是来人了。于是志远赶忙出门查看,远远瞧见三人正向家里行进,赶忙叫上兄弟几人迎了出去。

李老爷见志远等人来迎,赶紧双手施礼到:“志远兄,我是李仁远,在长石垦荒,今年家里丰收了,带着家人特来拜会”,志远不禁感动万分,长石到这里也是几十里山路,还背着这么多的礼物,这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立马让儒生接过背篓背上,自己也接过李夫人的包裹背上,又让小儿赶紧跑回家让夫人多做几个荤菜。于是几人热热闹闹的往家走去。只见梯田一阶一阶向上延伸,田垄上到处是竖立着的一捆捆稻草,还有金色草垛,看来也是个大丰年。不久一座二层青瓦木屋就矗立在眼前,此时炊烟袅袅,喂养的鸡鸭都已归笼,屋边盛开的金菊在竹林的映衬下,格外幽静,伴随着菊花阵阵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众人进屋后,就落座在火炉旁,谈天说地。这火炉是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四周嵌入条石围成一个四方形,在中间堆放柴火,柴火上方一根铁质挂钩从房梁上悬吊下来,这样就可以在火上煮饭炖汤,柴火发出来的余热也可以为烤火人驱寒,烟火也可以熏干梁上悬挂的野物腊肉,真是一举多得。这也是志远入蜀那日向遇到的山民请教的!

为了欢迎远客,志远夫人麻利地杀好了一只鸡,炖在了铁锅里,莹彩也勤快的帮起忙来,淘菜切菜也是一把好手,不一会儿一顿丰盛的山里人家的家常便饭便做好了!席上,大家各自诉说着来川垦荒的种种事情,李老爷看着王家下一辈儿郎,个个精神矍铄,谈吐不俗,甚是欢喜。志远也有心与李家结姻,他早已听说李老爷热心助人的事情,对其敬佩不已,看着李家女儿也这般知书达理,勤快能干,也很欣慰。而王家只有自己的长子楚瑜、书林长子佳斌、儒生长子佑民已到成婚年龄,其余子嗣都还年幼,能与莹彩婚配的就只能在三人之中选。

于是志远便拉起几位小辈一一介绍给了李家老爷:“这是我的长子楚瑜,生性喜静,有点像他爷爷,爱呆在屋子里读书做学问”,接着拍了拍楚瑜的肩膀,让他一会儿去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拿来,让李老爷指点,李老爷连声说到“好,好”。接着志远拉着佳斌来到李老爷面前:“这是老二书林的长子佳斌,就跟他爹一样,喜欢猎奇,各类山川地理、奇工巧匠之书,无不收集专研,还爱到处翻山沟、做陷阱捕猎”,李老爷也不住点头,夸家斌有奇人异士谋事之才。最后,志远轻轻拍着佑民的背,说到:“这是老三书林长子佑民,他倒不像他爹死读书,反倒是脑筋活络,拨算盘一流”,李老爷大笑着说到:“那就是当家的可造之才啊”。志远也笑着说:“借您吉言,但愿如此”。

虽然两家有意结亲,但是志远期望小辈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就要多留他们住几日,李家老爷很爽快的答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