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作品的自我解答(一)(1 / 2)

加入书签

 在此对之前的一些文章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交流。

(一)

《嘲讽录》是我的第二部作品,有别于怀念和感伤校园生活和青葱年少的《胡言》,在这本书里,我想以叙事性小说的形式表达本人对一些命题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基本以反面的教材为例,所以取嘲讽之意,这一点,在前言里解释过了。

本人是一名文化传播专业的学生,并非汉语言文学科班,但由于爱好,私下里学习过文学理论,对文学读本的解读有着一定的理解。在传播学课程中,强调要重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交流,这一点放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是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以便双方尽可能地消除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理解困难。但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在强调不能言尽词穷、要适当留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的文学创作,作者往往不能像写一篇论文一样将一切说清楚讲透彻,总是喜欢欲说还休,犹抱琵琶,用大刀阔斧的场景和人物塑造表达主题。这读者,不管是专业的文学分析、文学评论的读者,由于和作者的交流有限,只能通过读本进行合理解读,所以日渐产生了一种作者之死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一方面,作者有可能只是讲了一个情节有的小故事,主题表达比较单一,对人物的塑造也是取材于生活,或者从灵感中直接就使用了,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想到暗喻和引申;另一方面,不是每一个文学分析家和文学评论家都有优秀的文学创作能力,他们也只能透过文学文本的解读来相对专业地为大众剖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无法穷尽,毕竟,文学也好,哲学也好,语言也好,本就没有唯一标准之答案,不像数学一般答案确定且唯一。但是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却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从文化传播学者的角度多少有些遗憾。而本人恰好在文学创作、解读、文化传播方面有一定的涉猎,所以便想着做一个尝试,即以作者和小说的第一隐含读者,为大家解释一下文本的创作原因和创作过程,以及主题。往大里说,是为了解决部分读者的疑惑,提供一个本人的观点以作参考;往小里说,是为了给自己的文学分析一个练笔的尝试。以上就是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炸鸡狂想曲》取材于本人真实的宿舍生活,a、b、“他”代表了身处校园却颓废慵懒三个男生,人物性格上,三人同属于沉迷于网络、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但是具体状态又不尽相同。a与世隔绝,自娱自乐;b疲惫至极,枕着书睡眠;“他”则茫然不已,百无聊赖。身处校园而精神涣散,精力不济,这显然是种嘲讽,一是对个人自制力的嘲讽,二自然是学校管理的嘲讽。故事由一只炸鸡引出,三个颓废的人在食物面前变得亢奋,如果要说有隐喻的话,炸鸡其实是物质上的享受,甚至可以理解为纵欲,这一点可以从整个进食炸鸡的过程中慢慢体现,但如果是一直心满意足地大快朵颐,明显不符合嘲讽的需要,所以由好吃到后面的油腻、荤腥,甚至于恶心,代表了一种过度纵欲带来的空虚和反思,所以“他”才会在过度饱食之后想要呕吐,那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也是一种意识的自我反抗,所以他呕吐不止,想要吐掉所有的油腻和荤腥,所以照镜子时,觉醒的意志,尤其是作为读书人的神圣的意志,那种“超我”一般的圣人光辉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感到悔恨,感到罪恶,这对他而言,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神圣战胜懈怠的一个过程。所以他回到宿舍,面对整个环境都飘着这样的味道之后,再一次狂吐不止,这一次是对环境的恶心,但是却倍感无力,而自己又身处其中,所以只能采取一种近乎于自虐的手段来实现自己内心的劝说和安抚,所以你会发现他的举止很疯癫,甚至于诡异,因为没有人会站在厕所的水池面前赤裸身体。这个过程是一个厌恶自己的过程,同时一个救赎自我的过程,结局很明显,他只能在这种挣扎中独自痛苦,而在不远处的地方,还有人在享受这种味道。狂想曲越到深处,整个人的情绪越剧烈,越有突然崩溃的可能性,痛苦和欢愉在某一刻集中地爆发,这是我最初写作时的整个情感变化。

主题方面,对a和b明显是讽刺大于表扬的,而对“他”,既有可怜,也有嘲讽,至于其他的,创作之时便没有多想,读者可以自己表达观点。《炸鸡狂想曲》取名受到交响音乐的启发,而在写法上也倾向于大开大合地展示人物的情感变化,用了很多夸张的形容和比喻,想借此表达对于当代颓废宿舍环的讽刺,以及对堕落颓废的精神状态的批评,对纵欲过度的反思,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更多的是希望有人能够注意到这种精神状态发展的原因,并受到启发,采取措施,以防止“他”在黑夜中呜咽的情形再次无力地发生。

《风中的蜡烛》是一篇愤懑之作,难免充满了一个自诩为文艺青年的满腔自命不凡之气,从那些放言就是中国文学如何如何的言论就能够看出来。文章中,“我”是一个旁观者,同样也是一个后辈,看老板在烟火人间中市侩地生活着,看社畜一般的小说家像狗一样生活着,看精致的西装男人表面逢迎内心厌恶地生活着,而“我”就像那一间装下不少故事的小屋子,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不评价不参与,只是近乎于冷漠地看着一切的发生。主题到这里显然是消沉大于积极的,但正如文章标题所言“风中的蜡烛”虽然渺小到随时可以被大风吹灭,却总能够遇到给它护上一个罩子的人;小说家虽然衣着邋遢,却还是在写自己的小说,哪怕没有被人欢迎,却依然坚持着;精致男人虽然在逢迎这个物欲横流文化荒漠的人潮,却依然在背后关注和重视文化生活;老板精明市侩,却给了心中空无所依的“我”一份工作,一份或兄长或朋友或长辈的温暖;而这座简陋的小餐厅,依旧给那些需要倾吐的人一个庇护,一个停歇,一个倾吐。而“我”,目睹着一切的发生,记录下这一切,将这份温暖继续孤独而孤傲地传递给别人。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一篇文章的后序,“一把火照亮不了整片森林,却能温暖这冰冷世界的一方土地。”

酒馆、茶楼、发廊、商场,一直是人流攒动的地方,所以自古不缺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又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写文学的人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在做的事情。或许以后我会尝试选择一个小地方,写一个故事集,以公路片一样的方式将自己对世界的种种认识带给大家,所以《风中的蜡烛》可以说是一个有用的尝试。生活远没有史诗一般波澜壮阔,平凡乃至于平淡,牢骚乃至于埋怨,妥协乃至于无奈,比比皆是,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这篇摇曳的文章想要表达的东西。

当然,如果说这篇文章讽刺的内容,无非就是落魄小说家嘴里那群迎合市场、不懂欣赏的肤浅之徒,也有冷漠而压抑的社会环境,以及精致男人口中脑子里空无一物的人等,而实际上,“我”的冷漠无情,小说家的孤高自傲,精致男人的市侩奉承等都是讽刺内容。用什么样的视角便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所以说,风中的蜡烛,没有灯罩就会熄灭,最后沉寂于冷风中,和世界一样冰冷。

《炉火》和《阿普》取材于母亲同我讲述的一个工友的孩子跳楼轻生的故事,原本的想法是合在一起探讨一下生死的意义,但是想来话题沉重,在行笔之间又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所以拆分开了。

《炉火》的名字和文章最后的灶塘的火一样,燃烧但并不猛烈,像温烫的水一样,绵长而回味悠长,和主题相关的亲情一样,亲密而又稍微有一些距离感,符合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基本形式。本人试图通过一个寂静无声又波涛汹涌的思绪的翻涌,表达那种存在于血液中的亲近和言语行为之间的疏离感的矛盾和抉择,那是一种想要亲近却又感到手足无措,介乎于气体和液体质感之间的复杂感情。

《炉火》还是运用我熟悉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他”是一个生长在贫穷家庭的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家庭关系由于长久的地域分离而导致有些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一直洋溢在这个看似融洽的家庭之中。而他生于农村,飘于四海,思想乃至于行为方式都具有明显的现代化气息,所以不太喜欢人情社会的种种,更喜欢一个人徜徉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所以开篇才会有那一种类似于遗憾,类似于突然想起很久没有坐在一起谈话的感觉。但是这种在血缘和亲人之间由于时空产生的隔阂在最后也终究是没有消除,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对父母关心的缺失,而父母也尊重“他”对于独立的渴求,于是两方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遂导致这样陌生的疏离感始终存在于这个迁徙求存的家庭中。这是我想要带给人们的思考,和一位我颇喜欢的作家作品《剑来》中的一段话相似:“与亲近之人不要说气话,不要说反话,不要不说话。”碍于文学表达的需要,结尾我并没有设置一个沟通的环节,反而用一阵环境的响动衬托“他”和母亲之间沟通的天堑,让沉默更近乎于一种猛烈的冷漠,加深这种疏离带给人的冲击感。但是在主题上,我更希望读者知道沉默不好,和亲近之人需要沟通,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或许无法被人全部理解,但是如果不说出来,就一点儿也不会被人知道,这就是沟通的必要性。所以,哪怕气氛有些冰冷,炉火依然烧得旺盛,这个家庭依旧在笨拙而努力地生活继续。

当然,细心的人会发现本文中间有一大段的似是而非的插叙式的描写,描写家庭情况,描写“他”的大学生活,描写小时候家庭,描写市集的热闹,在写作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想法,只是水银泄地一般自然而然地就写下来了,因为“他”即是我在某一段时间的映射。家庭的贫穷是导致地理分隔的原因,小时候的家庭分分合合,为营生而努力却其乐融融,长大后,明明是更有力的年纪,但是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无法做些什么,心中有一股隐隐的凄凉,但无奈亦或者一种几乎拧巴似的独立充斥其中,沉默无言。而市集的描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渲染人群的喧嚣,同时反衬家庭两代人之间沟通的淡漠氛围。与此同时,有个别对于当下年味淡了这个问题的解释,即节日的意义是团聚,是对那些喜欢感伤年味消散的矫情的人的一种讽刺,因为他们总是在一边享受着现在生活带来的便利,一边埋怨着那些在很多人看来美好的改变。这也符合我一贯的人文态度,即人文学者的作用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解释一个问题,毕竟那样毫无意义。这种观点来自于马克思,却被我用在文学写作和批评中,所以,我不太喜欢纯粹无病呻吟的作品,更喜欢蕴含实际行动力的作品。

所以,《炉火》是一篇简短的、具有启示意义的文章,我想表达的是家人之间应当沟通,而不是越长大越疏离,而不是越长大越孤单,因为孤单的原因是没有人分享,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总是习惯性地遗忘家人的存在。所以更加孤寂,家庭关系也不是很好。

阿普,是一个我从听来的故事得到启发创作出来的人物,取名阿普,即普普通通的人。但这个普普通通的人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我们将从其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我会给读者以解答。

阿普原型是我母亲一位工友的儿子,一个我认识时他已经死去的人,这点我在故事的开头就说明了,这是真实的,而梅阿婆除了名字以外,也基本是真实的,所以说,这一篇文章我不太喜欢称之为小说,更愿意叫做故事,因为除了有关于阿普自杀的细节,有关于阿普小时候的家庭教育,这个故事的其他部分都和我母亲亲口告诉我的一样。所以,请大家不要嗤笑阿普这样一个人,也不要嗤笑那些轻生的人,他们的确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确不会为自己的家人朋友考虑,但他们同样也是一个可怜人,一个甘心放弃一切的可怜人。

故事开篇之后,我用了一部分的笔墨在描写阿普自杀那天的环境,开头写得极静谧普通,而后慢慢地写到黑暗,最后到阿普生前最后的行动轨迹。中间用了一段类似侦探小说式的报告文字,用以渲染气氛。有关阿普死亡之后的那一段描写,血腥而冰冷,没有一点儿怜悯地成分,有些冷血,但是很直白,甚至有一种狠辣,意外表达我本人对于自杀行为的反对。我从不害怕死亡,也好不避讳用直白残忍的文字将事实展现出来,但我始终觉得,在任何时候,以死亡解决问题,终究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取的。其实如果只是想要写一个人自杀,笔墨到这儿就可以停笔了,但我想要表达的不止于此。

开头就说过,阿普是梅阿婆家的独子,一个家里的独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他自杀以后家庭的反应如何?这是我想要继续告诉读者的。因为这篇文章展示的,有走投无路式的绝望,更有无路可走却在绝处生存的勇气和坚持,前者是我痛惜同情的,却不是我赞同的,后者是痛苦的沉重的,却是我想要告知给读者的。

如果说阿普是绝望。死亡,那么梅阿婆是文章的另一个极端,她代表着坚强的生命。梅阿婆这个人的设定其实并不完美,她有着传统女人身上那种过于敏感的自尊,从她不让阿普接别人给的糖果就能看出来;同时她还是一个有些重男轻女的人;再者,她对于阿普的爱过于独断,甚至有些令人窒息。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强大毅力和承受力的女人,在身为顶梁柱的丈夫倒下后,她为丈夫守了一个多月的坟,而后又抗起家庭带给她的责任,苦苦熬过最艰难的日子,用单薄的肩膀抗起了生活的重担。我从来不吝啬对这种精神的赞美,所以我花了很大的篇章表达我对这种精神的崇敬。而最后的部分,我写得很模棱两可,没说梅阿婆失去儿子后的反应,因为我想将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解答。

关于阿普的死因,文中更多偏向于归咎于梅阿婆过于极端的爱护导致阿普在生活中找不到自我,最后选择以死亡作为自己生命最后的自由。即,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但之后的路,我不知道怎么走了。在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阿普选择了死亡。我想借此表达我对过于专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反对。所以,梅阿婆既是可怜人,也是一个可恨的人。而最后,雨水洗刷了阿普的血迹,洗掉了他存在过的证明,洗去了他最后生命绽放的红色。再一次表明我对于自杀的反对批评态度。

生与死,每个人都逃不掉,每一种选择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我仍旧坚持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并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有益地影响他人和社会。这是我写作的初心,也是我人生的信条。

《离群的羔羊》是一篇描写一个名叫林朵的女孩儿因为一次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触怒了别人利益而致被孤立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前半段在搭建一个林朵的生活成长环境,因为林朵出生在一个贫苦但温馨和睦的家庭,所以她从小一直是在美好中成长的,这也为后来她因为陷入别人的孤立,而感到人性丑恶埋下伏笔。而林朵对于一些事情有些看似冒昧的勇敢,则是同她父亲一样,在家可以因爱而被啰嗦调侃,但是在外面,面对原则问题时,不可以妥协。林朵的性格特点因此而生:可以平凡,但是绝不会退让,因为生在温馨家庭,所以很享受人群,厌恶人性的阿谀我诈。

前篇在铺垫时不免夹叙夹议地加一些个人对某些问题的观点,比如对那些所谓文化人取名字的讽刺,比如对当代一些大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和观点态度的讽刺,更直白的自然是对于一些人不知错误,恶心别人让自己舒服的行径,和一些人沉默地将这些冷暴力甚至语言攻击熟视无睹的讽刺。整个故事的最后,甚至没有留下答案,整个主角的精神状态其实也不符合一般小说的积极向上。故有些解释需要让大家了解。

开篇的几个问题很无厘头,用的是一种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同时也是一大段的隐喻,用天、地、羊群等事物隐喻环境和人类社会。羔羊是社会学、文学中常用来表达的意向,有时候象征软弱的被欺负的人群,如演员肖央主演《误杀》中的羊,有时候象征沉默的从众的大多数,在这篇文章中,离群的羔羊,并不是主动想要脱离人群的羔羊,而是被心底丑恶的人,沉默无声的人,不敢反抗的人,一起挤到奔溃边缘的可怜人。懂得了这个隐喻,或许对林朵的处境和整个人群各种各样的反应便会又深刻的认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