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青鲤村(2 / 2)

加入书签

纯白色羹汤上漂浮青椒、豆腐、野蕨菜。沉在碗底的鱼肉鲜香可口,带着丝丝甜味。豆腐蕨菜饱含汤汁,滑嫩无比。

将鱼羹淋在稻米饭上,不需要任何菜,就能吃两碗米饭。更别提还有腌制得正好的野菜根茎,脆脆辣辣的,很是清爽。

师徒俩连吃了三碗米饭,便不约而同将肚子留出,专门对付鱼肉。

李守业陪座在桌,心里有些打鼓,这两人跟饿死鬼般,不见仙风道骨,莫非也来骗吃骗喝的,脸上依旧笑道:“宁先生可是贵客,这道稻米鱼羹用了九条青鲤的腹肉,俗称九蛟走江,寻常人是吃不到的。”

“为何不是九龙?”宁云卿嘴里塞满鱼肉,随口应答。

“老辈传下旧话,青曰蛟,赤曰龙。九龙戏海,要用红鲤。”

“可这些年,村里每岁出产红鲤不过五六尾。”

“上次见这道菜,还是七八年前金华府令周大人莅临武阳,俺村奉县令之命献菜,几家攒出八条,又重金向桃花江渔老大收了一条红鲤,方得圆满。”

“名景出名菜,相得益彰。”

宁云卿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巴,小腹微微隆起,他和宣子的手艺都不咋样,又无银钱常出去吃堂食。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吃得最好的一顿。

正好李鱼宴这时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红绸包裹了什么东西。

“东西准备好了”

李鱼宴红着脸,捏着红绸边角低声问道:“宁先生,这有用吗?”

宁云卿笑道:“不知道,或许行呢。”

青鲤村,秦家大宅。

老太爷须发银白,翘着腿坐在太师椅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他是村里在世辈分最高的长者。因此秦家鱼塘不是最多,凝聚力却最强。

下边两排坐了各房有威望的房头,约莫七八人。

有人问:“李家怎么说?”

“李家太公过世。守业哥虽是长房,担了村正名头,却是个压不住众的。”

“事关整个青鲤村,不能秦家干着急。”

黑脸汉子魁梧得像头山豹,打着赤脚,坐在左起第一把椅子上,转动铁指虎:“哼哼,要俺们管也行,李守业得把村正的位置交出来!”

“这太符合规矩吧。村正、渔头不能一家挑,这是祖宗定下的。”

说话的人,居右起首席,气势文弱些。

黑脸汉子不屑道:“水明哥,这都啥时候喽。户房司吏说朝廷收边饷,渔税提高五成,眼看饭碗都砸了,还讲老规矩?要我说秦家村正渔头一家挑,名正言顺,带领青鲤村四五百好汉子闹税抗捐才是正经!”

听到闹税抗捐,众人都低下头,低声交谈。

秦老太爷敲了敲烟锅,声音苍老:“加收五成渔税,无非干的变稀,总归饿不死。刀兵闹税,是要往里填人头的,还不到那时候。”

黑脸汉子不满道:“太公?”

秦太公眼睛一横:“公豹,不要说了!”

秦公豹霍得起身朝堂外走去。

见众人陆续走了,秦太公眯着的眼突然睁开,看向儿子,问道:“余老大的东西送来了?”

秦水明低声道:“枪头六十,铁胎弓四张,俺看过了。余老大还送套皮甲,托人说,给您问好,以后常来常往。”

秦太公敲了敲烟锅:“都入库吧。”

“这些都是禁物。爹,如果漏了风声…”

秦太公睁开浑浊双眼:“要变天喽,大雨淋头,再准备伞就晚了。”

青鲤村三姓,芦花山十二寨,黑木湖杜家船行……

这些乡野豪强如星星点缀在武阳城四周,天下太平时,区区税吏之威也能令其俯首。一旦有变,或主动,或被迫,他们就是山野间的草莽蛟蛇。

“李家又请了道士?”

“来个年轻人,也不像有本领的。”

秦太公甩了甩烟锅:“这村正真是当回去了。”

秦水明笑道:“李守业身为村正,降服不了鱼怪,还能有什么威望。”

“送张渔网给公豹。让他准备出手!”

秦水明惊讶道:“爹?”

秦太公说一不二,瞟了眼儿子,沉声道:“看好小玉,早点解决此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