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致仕(1 / 2)

加入书签

 征虏大军捷报连连的这当下,朱元璋人在哪里呢?

徐达在闰七月初一出发北征之前,便先到开封府受令辞行,当然又繁文缛节一番。

还好应天府那边,众臣们可闹得不愉快,朱元璋正准备回建康;开封府这边,该讲的、该交代的,都跟徐达说清楚了。

所以在上月二十八日,朱元璋命徐达率大军北伐、冯宗异留守开封府后,自己便再次「车驾」回应天府建康城了。

当然,回程路上,一路接获的捷报,让朱元璋路上颇是愉快!

而应天府内,众臣们又有什么事了?

原来,朱元璋车驾汴梁时,命皇太子监国,令左丞相(吴王时为左相国,登基称帝后复改为左丞相)李善长与御史中丞刘基,留守京师辅佐。

因刘基为御史中丞,负责监督弹劾,所以还特别向刘基道:「督察奸恶,以肃辇毂,虽内府之事,亦宜纠举。」

意思是你是监察大员,就是要督察奸恶,帮我肃清奸小,即便是朕的后宫、内府犯错,也应该纠举。

可这督察任务,每个人心中的规矩不同,松紧不同,每个人心中的尺并不一样。

总的来说,便是非常有弹性,可大!可小!

也就是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当然也可反过来,「小题大作、大做文章」。

而刘基这人,疾恶如仇、素来刚严,看他的长相便知,史书上说「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

白话一点说,就是哪种不太会「做人」,不会跟人打好关系的那类人物。

所以,当个谋臣还可以,当了官就容易得罪人。也是早年刘基还年轻时,在大元朝当个地方官,做得很不顺遂,以致三次弃官归隐去。

先前,刘基的官职为太史令,但主要任务是朱元璋的军事参谋;况且只当个专门看天文星象的太史令,要得罪人也真不容易,与重臣们也相安无事。

可去年兼任御史中丞,专责督察、弹劾「官员」的任务,是很符合刘基「素来刚严、嫉恶如仇」的特质,但这就容易得罪人了啊!

除非朱元璋要大肆整顿,且背后全力支持;否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官位。

这次便得罪了一个非常非常大、非常非常重要的高高层: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宣国公兼太子少师李善长。

够长的官衔,够大的官位吧!

有多大?相较于右丞相徐达,大明朝是以左为大,也就是说,在大明朝中,是个仅次于皇帝朱元璋的人物。

李善长是什么样的人物,先前说过了是濠州定远县人;早年朱元璋跟随郭子兴不顺遂,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出外闯天下,南略滁阳(滁州)时,李善长便主动迎谒,当年四十岁的李善长,相较于刚脱离和尚身份,二十几岁的朱元璋,是个有读书、有经验的长者,便被朱元璋留下来掌书记,负责所有后勤工作。

随着朱元璋势力越来越大,李善长也从书记,升为元帅府都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平章、吴国左相国。

大明朝建立后,任中书省左丞相,是被朱元璋认为,可比肩刘邦手下「萧何」的人物。

当然,说起「做人做事」的道理,李善长可比刘基强太多了。

早期攻伐征战,诸将行赏不平有委屈,互相明争暗斗,李善长都会帮朱元璋去疏通、布款输诚,让诸将们都能相安无事。

要说有无「宰相」之才能,李善长是绝对有的;但要有无说「宰相」的胸襟,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对正处于开疆拓土时期的朱元璋来说,李善长绝对是个超级的好帮手。

虽然大明朝已创立,目前还是处于「开疆拓土」阶段,还非常需要、仰赖李善长的调和鼎鼐之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