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李海峰(2 / 2)

加入书签

只是内向自卑。

他看的出来。

自怜自艾和内向所散发的气场是不一样的。

前者,一靠近就觉得压抑难受,会让人感受到她的不开心难过,会引的人本来欢快的心情消沉。

后者,会让人忽视她的存在,一般一群人在一起,她不搭话,别人都不会注意到他。

熊巧又看了眼李明军,没有搭话,低头继续看起了书。

她察觉到李明军是想接近她。

但她并不想这样。

反正也是无疾而终,现在交流多了,心里头多了印记,最后也是空落落的,何必呢......

李明军欣赏了一会美色,便抬步出了熊家的院门。

跨出院门,是一块用碎石泥土打成的地坝,大概十米见方。

左右不远处都有房屋,几只土狗拉帮结派的在路上走着。

院坝最前方,似乎是悬崖。

走到边缘,才发现,这是个坡,下面种了些小菜。

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山下随山坳的村民们正在高粱地里幸苦劳作。

叮叮当~叮叮当~

这时,右下方传来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扭头看去。

是一群小孩和老人,他们拿着工具在击打山间的石头。

他们在修路,在满是石头的山上修路!

动作很慢,但这种行为显然已经做了很久。

道路两旁都是碎石。

路从熊寨修出,从上而下,已经“之”的修了几百米远。

这时,李明军才发现,这里的家家户户,不管是穷还是富,门前都有一块地坝。

坝与坝之间也有一块土路,将整个村子和那条山路连接。

能活下去,便故土难离。

人离乡贱。

除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大多的地方都被别的村子占了。

换个地方,也不一定比这里更好......

熊寨的人便是如此,能活下去,便不会搬村,而是选择修一条路下去......

只是,为什么修路的全是老人和小孩?

李明军疑惑,但看着高粱地里男女都汗流浃背的样子便明白过来。

这年代,有劳力的话,还是要紧先安排在粮食上面,民以食为天,有了吃的才能做其他事情。

显然,在农忙时,修路的活一般都是村里的老人小孩去做,虽然慢,但好歹有进度,也可以将劳动力解放出来,让壮年男女门去种粮食。

农闲时,就是那些壮年来修了。

毕竟,就李明军看的这一会,这十几个老少也慢悠悠的样子,实在没有修出个什么样子。

这几百米的路,按他们的速度,恐怕得修个十几年......

李家村。

熊弼赶着牛车,到了一层的郭叔家。

这李家村一层,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住的。

要知道,就算是村委会,也只能在第二层。

住在第一层的,一般是李家村辈分很高的族老,如郭叔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第一种。

虽说上面不允许有什么宗族,宗族也被取缔。

可李家村毕竟百分之八十都姓李,祖上都沾亲带故,有血缘联系,怎么可能完全取缔得了。

虽说宗祠被砸了,但现在要有什么大事还是得在祖姥爷家里开会后才能推行。

只是,现在小一辈,如李海越他们那一辈人,便不会把宗族当一回事。

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过宗族的打击,也没有受到过宗族的恩惠。

不受其伤也不得其恩。

自然也不理解大人们对宗族的敬畏和推崇。

第二种,没什么好说的,对家国有恩。

让他们过的好一点,出村早走点路,歇凉少走点路,这样也是可以的。

第三种,就只是单纯的心疼牛而已。

毕竟前些年。

村里的牛棚本来在第五拐,一天牛出门的时候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死了。

虽说是让他们吃上了牛肉,可村民也消瘦了不少。

毕竟在上面的牛下来之前,田里的地就只能是人来耕了。

“郭叔。”熊弼提着一坛从镇上打的酒,一小包猪耳进了郭叔的屋。

他认识郭叔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天寒地冻,牛车翻下了田,郭叔被牛车压住,还是他发现救了他。

在得知了郭叔几个儿子的事迹后,熊弼大为感动,十分敬佩。

自己便当了他的半个儿子,时常过来帮他砍些柴挑些水。

上面慰问了郭叔后,砍柴跳水的活被村里包了,他当上了熊寨的村长,忙了起来,便很少来这边了。

“小熊子,你咋来了?”

郭叔盘坐在自己的土炕上,床上的桌子上放着一瓶白酒和一袋花生,正眯着眼,摇头晃脑的听着收音机里面的京剧。

“郭叔,我这不来看看你吗?”熊弼提了提手里的东西,坐到床上,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打开。

“陈金贵家的烧酒,张富贵家的卤猪耳朵。”

郭叔闻了闻,夹起一片猪耳,细嚼慢咽,又倒了一杯酒,一脸满足。

这年头虽然不允许买卖,可是这里穷乡僻壤的,外面再乱,这里的影响也不大。

约定俗成。

镇上有些人家会私底下卖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做去县里举报。

他们也时常会拿些自家的菜米去镇上卖。

小货郎,鸡毛换糖这些也常在村镇之间行走。

当然,到了县这一级,可就不敢再这样了。

县这一级管事的太多了,不干人事的也多,有的甚至会没事抓人,来讹诈或者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镇这一级,大多是十里八乡的,大多认识,可不会伤了和气。

“少来,熊大队长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什么事?”郭叔睁开眼,问道。

“嘿,我就知道瞒不过郭叔,我这不来求点治枪伤的药么。”熊弼剥了两颗花生,嘿嘿一笑。

“枪伤,你村里有人受伤了?”郭叔问道。

这并不稀奇,这年头,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枪,打猎打鸟什么的误伤也很正常。

就像他,家里就有七八杆枪,有他儿子留下的,有上面给他的,有当年逃难时防身的......

“没有,是你们村的人。”熊弼说。

“我们村的人?咋你来要药?”郭叔疑惑道。

“你们村有个叫李明军的吧?”熊弼喝了口小酒。

“什么!李明军!李明军中枪了?!”一听李明军的名字,郭叔立马紧张起来。

“郭叔,你这反应......李明军不会是你孙子吧?”熊弼笑道。

“瞎说什么!”郭叔被吓了一跳,转而问道,“李明军到底怎么了?是他中枪了?有什么问题没有?谁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