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阳谋易察,人心难测(2 / 2)

加入书签

听到这话的李谦立刻站直了身子,恭敬地问道:“先生,可有教诲?”

“不算什么教诲,只是忽然想到了这句话,稍稍有感而发。”,朱橚只是摆摆手示意对方不需要如此认真。

他想起方才的翰林名单,“人的心中有善有恶,有高尚洁傲之人,但更多的还是趋炎附势之人。偌大的六部衙署内,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啊。在这个地方要想保持一颗真心,太难了。”

朱橚想告诉李谦人心难测,让他以后不要太相信别人说的话。即便对方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都是对你有益的,也要保持警惕。

李谦将朱橚的话一字不落的牢牢记在心中,沉思后开口道:“先生的意思说,我们要求得真心,就要做善良敦厚的事情去追求心中的仁义?

即便历经挫折,遭遇艰难困苦,也不能让自己的心被污染变得有杂质。要保持一颗初心,此所谓本心?”

闻言的朱橚眉头不由得一挑,他不太理解,为何对方会得出和他的话完全相反的结论?

“罢了,你怎么想都行。”,说着朱橚就摇摇头,背手离开了翰林院。

留在原地的李谦顿感自己悟性太差,居然不能完全领会先生的教诲。镇定思痛的他立刻将朱橚和他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在纸上,然后不断琢磨着。

良久,他才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先生想要告诉我,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修养,就不会被外界所干扰。无论在如何复杂的地方,都不会因此而心中蒙尘。”

想明白这一点的李谦,迫不及待地和众翰林分享自己的所得。

“真心着眼,敦本尚实,真可谓吾等人生信条!”

“何谓诚心?持纯粹心,做至诚人。先生的话不止要仔细研习,还需要用一辈子践行呐!”

翰林们议论纷纷,心中多有感慨。先生终究是先生,随口说出的话都能让他们有所顿悟!

忽然,有一个翰林开口说道,“诸位,吾等多次请教先生,为何不把这个过程给彻底记录下来。以便让都城乃至天下的心学之人,一同感受先生的的教诲?”

这番话出口,立刻得到了众翰林的赞同。“好主意,先生只说我们不得主动与程朱理学儒生辩论,没说不能编纂心学书籍!”

“正有此意!不过总要起个名字吧。”

此刻所有人都不由得看向了李谦,他是接受朱橚“教诲”最多的,“李兄,你的意思呢?”

被众人注视的李谦,沉思片刻后,“传而习之,不如叫做传习录吧。”

“传而习之?传到都城乃至大明,让所有心学之人都能学习先生的思想。”

“绝妙!不如就叫传习录!”

打定主意的翰林们,立刻将最早朱橚的教诲记录拿出来。

“圣人无善,无恶无有作好,无有作恶。”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李谦亲自书写,将自己卧看满园花开的两次经历写上去。

朱橚尚不知晓,迈向圣贤路上的立德立功立言,李谦等人已经帮他开始完善立言部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