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盟友(1 / 2)

加入书签

 哭了一顿,凤英洗了把脸,又往彩芬家去。

吃完饭,彩芬家的亲友宾客都四散回家。

院子里,妇女们蹲在地上围着几个大铁盆洗锅碗瓢盆和盘碟碗筷,男人们围着桌子坐着喝茶。

凤英一进彩芬的院子就听见有人喊她。

“凤英,这边来。”喊她的是爱琴,爱琴问她:“怎么这会才来,吃饭了吗?”

看见爱琴,凤英像找到了大救星,刚才被孤立冷落的心情好起来,又看见廖启辰媳妇孟文华也在爱琴那一圈人里,她就欢喜地来到她们身旁拉了个凳子坐下。

“刚才就跟这吃的,怎么没看见你?还有你文华?”凤英问,拿了把抹布就洗碗。

爱琴说下午去村东头看她母亲去了,回来就听说彩芬儿子出事了,赶忙过来帮忙。

文华说她下午赶着母猪去东李村配猪种去了,这才来晚了。

素兰玉梅这伙人不时往凤英这边看几眼,凤英都没有在意,不再有被孤立的感觉。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刘顺仁还在跟一群男人喝茶说谈,凤英就独自回了家。

荣娴和荣强已经睡下了,那一车玉米只能第二天上午去拉了。

一大早,在一阵哭喊喧嚷声中,人们把彩芬儿子发丧出了殡。

丧事一完,刘顺仁和凤英就拉车子去玉米地里,到地头一看,没拉回来的一堆玉米早没了踪影。

“这挨砍刀的贼坯子,真是见缝插针,日他先人的贼坯子!”凤英狠狠地骂了几句,和刘顺仁耷拉着脑袋回了家。

那晚凤英哭了一顿又去了彩芬家后,荣强问姐姐母亲为什么哭,荣娴说素兰玉梅菊香这些不与母亲说话的妇女们有意地孤立冷落母亲,使母亲难堪受辱。

荣强懵懵懂懂点点头,在上了二年级的那个冬天,他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母亲被人孤立被人冷落的难堪与心酸。

荣强一年级是在五队麦场旁的一栋独立的房子上的,二年级的时候他才到了亭村小学读书。

亭村小学是在亭村原先的一座庙宇——南庙上建设起来的。

亭村作为五千多人的大村子,有十六个小队,是亭镇的镇政府所在地。

亭村有东西南北四个庙宇,东庙是龙王庙,西庙就是荣娴亲父母前面那座破庙,北庙是水神庙,还有南庙。

亭村小学大门朝北,门口那个门廊亭子和左右两边厢房连在一起,这门廊和两个厢房就是南庙原来的大雄宝殿所在地,学校把里面的一些东西给拆除了。

荣强二年级教室是进门左手那个厢房,二年级六个班分为甲乙丙丁戊己班,荣强是二甲班。

进了校门,往前面走下一个十级台阶的青砖砌垒的坡坎,是一个比两个足球场还宽大的土操场,操场右边是六排整齐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教室,操场右边一排房子是教师办公室,操场最南头是男女厕所。

林红上三年级,开学没几天,就纠集赵俊几个人在放学的路上围住荣强打了他。

林旭虹站在荣强背后用胳膊勒着他的脖子,荣强被勒的不能说话。

林红则扯住荣强的衣领骂:“不要让我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你,老子看到你一次打你一次。”

“我也是,见你一次打你一次,野崽子!”赵俊说着踢了荣强一脚。

林旭虹也骂着荣强,荣强嘴里呸呸地朝林红赵俊乱吐着口水。

林红三个人又把他按地上踢打了一阵才放开,还把他书包里的书扔了一地。

荣强把散落的书捡起来放进书包,拍拍着身上的土,揉揉被打疼的地方,往家走。

他没有哭,哭有什么用呢?

他没告诉姐姐和父母,姐姐帮不了他,父亲只会笑着说“以柔克刚”,而母亲除了谩骂还会更生气。他不想母亲为自己担心生气。

他的叔叔刘顺义比父亲刘顺仁还文弱,他的儿子也比自己小,都不顶用。

亲父母哥哥们不在身边,没有人能帮得了他。

找到一处水渠里有积聚的雨水,洗了把脸,他不想灰头土脸回家被父母质问。

在回家的途中,路过林红家的老院子,院门紧锁。

院子里种着些蔬菜,看没人注意的时候,他翻过土墙,在那黄瓜地番茄地南瓜地里胡乱踩踏一番,把菜地整了个狼藉不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