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标好大刻度之后,再把每斤之间的距离平均分成10份,每份代表一两,在进制方面,罗冲也是选择的以前熟悉的十进制,而且十进制也更容易计算。

一两50克,一斤500克,一公斤=1千克,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不过这样还不算结束,因为秤砣是需要在秤杆上来回调整的,所以上面的刻度磨损起来很快,为了防止把刻度磨掉,古人想出的办法就是在秤杆上打铜钉,用铜钉来标记刻度。

罗冲也延续了这个方法,而且这技术在汉部落还是现成的,那就是金属拉丝技术,先把铜条拉成细丝,不用太细,直径一毫米就行,然后用小手钻在秤杆的刻度上钻孔,再把铜丝蘸着胶水*进去,最后用刀把多余的部分削掉,再用刀背把铜丝按平。

这样一来,一杆最小单位为一两,最大单位为十公斤的手提天枰秤就做好了。

有了第一杆秤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实验品的各种标准来大量复制新的秤出来,不过这种东西目前的用处不大,毕竟私人交易目前基本上还是零,所以汉部落实际上最需要的,是公家用的大单位衡器。

主要是为了秤上百斤以上的东西,用来收税或者统计仓储的时候使用。

不过这只是个小问题,大单位衡器要有,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收粮税的计算单位必须用体积,而不是重量。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在交税时弄虚作假,因为刚收割下来的新粮食是湿的,比晒干的粮食最起码要重一倍,如果有人刚收了粮食,还没晒干就往上交,那重量的水份就太大了。

这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可不光是偷税漏税那么简单,而是水份含量太高的粮食根本达不到仓储的标准,如果没有晒干就装袋入库,那用不了多久就会发霉变质,不仅坏了自己,还会污染周边其他的粮食,真的发生这样的事,那对汉部落的粮食储备来说就太悲剧了。

所以以后收粮税,要按体积来收,不管百姓晒没晒过,负责仓储的官员都要再晒一遍,防止库存粮食发生霉变。

相应的,测量容积的用具也变成了升和斗,升的单位还是1000立方厘米,也就是一立方分米,一斗等于125升,或者1/8立方米。

斗的形状被罗冲设计成了一个削去了尖的金字塔型,由四块梯形的木板组成,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最下面的小口有一个可以抽拉的铁板,并且要配合一个放斗的木架使用。

计算粮食的时候,先把下面小口的铁板插死,然后从上面倒粮食,装满之后,直接拿个袋子在下面接着,把下面的铁板抽出来,粮食就会自动漏进去,所以这个斗,也可以看作一个漏斗。

解决了重量和体积的计算问题,接下来就剩货币储备了,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物品定价,这个价格的评定,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搞不好可是会影响以后的发展的,所以罗冲也不敢马虎,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定价,以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还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