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狱开局(2 / 2)

加入书签

他也幻想叱咤风云,毁天灭地啊!

越是老实人,心里面就越是藏着一个魔鬼!

于是默念:继续改造。

刹那间,珠子暴出一团银光,他就觉得,身体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抽取出来,瞬间失了意识。

原来,这就是继续改造!

王蠡明白了,多半是把自己的灵魂抽取出来,带着灵魂穿越到了一个有灵气的世界,用以修行大罗剑经。

换句话说,地球上的自己已经死了,虽然舍不得妻儿,可是人要面对现实。

再说四十岁的中年老腊肉恢复成了少年,等于多活了一世,多少心里有些平衡,毕竟再多的钱也买不来青春,他的遗产也足够母子俩很好的生活了。

王蠡暗暗叹了口气。

原主巧了,也叫王蠡,家里专干摸金倒斗,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也绝口不提,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去南疆发掘献王陵,再也没有回来,同行的人说,永远回不来了。

又过两年,祖父病故,临死前把原主托付给了亡父生前的至交照料,也姓王,叫王双。

王蠡称他二叔。

二叔一家是王善保家的远房亲戚,在金陵城开古董店,专门为圈子里销货,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本来生意还不错,视他也如己出,可这几年来,与冷子兴家渐渐生了冲突。

冷子兴是荣国府家奴周瑞家的女婿,借着荣国府的势,打压二叔,使得生意日渐艰难,又勾结金陵知府贾雨村的门子做了几次局,亏了大量金银钱财,家里不仅前些年赚的老本倒贴了出去,还负债累累。

二叔为搏一搏,也叫上几个好友去了献王陵,至今已有半年,音讯全无,留下一对母女与王蠡相依为命。

值得一提的是,二叔不愿王蠡再走上摸金倒斗的不归路,让他进平江书院学习,不求将来走科举出仕道路,至少能谋个安稳营生。

本朝名大赵,上承汉唐宋元明,科举却与王蠡所知的完全不同,只有书院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

二月中旬,便是童生试,如今是二月初,书院内部举行选拨赛,共有两轮,第一轮比试诗词,第二轮比试墨义,决出前五名参加童生试。

大赵全境,遍地书院,书院分五级,平江书院是最低的第五级,只拥有五个参加童生试的名额。

往上分别是十人、二十人、五十人与一百人。

一级书院只有三个,分别是紫薇书院、鹿鸣书院与文曲书院,自大赵开国起,三大书院便位居鳌首,学子的素质,学院的规模与教学质量与后面四个等级的书院不可同日而语。

刚刚原主便是在与薛蝌的诗词比试中落了下风。

诗词比试并不是双方各吟一首诗,由教习评判,而是同时吟,这个世界有文气,文气则与心灵相关,口中所吟,心中所想,以文气具现拼杀。

文彩、意境、平仄、押韵,都能影响到结果。

当然,对多数学子而言,只有取得功名,才有资格修炼文气,比试用的文气来自于书院,不过也有极少数的天资卓越者,光凭读书,就能读出文气,但凡这种人,早已被三大书院收入囊中。

而在第五级书院就读的学子,以平民为主,或许偶尔有人能考中童生,但是受教习水平所限,考中秀才的几乎没有。

今日,便是平江书院的第一轮诗词比试,在四十八个学子中,决出五人参加朝廷的童生试。

原来……这是红楼世界!

王蠡迅速弄清了情况,撑着地,站了起来,看向薛蝌。

约十六七岁的年纪,眉清目秀,与自己一样,衣着朴素,如果此薛蝌就是原著中的薛蝌,倒也符合那贫寒的家境。

“王蠡,第一句你就不敌,还要比下去么,不如早点认输,免得受辱!”

薛蝌冷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