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带着任务来(1 / 2)

加入书签

 顿时,大堂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贾雨村更是眸光深邃!

当日在大报恩寺,王蠡就是这样说的,没想到,这小子当着布政使与刑部吏部的面,仍是这套说辞,真不知该说他是天生直性子,还是故意挑衅?

不过这样也好,吸引了刑部和吏部的注意,自己的麻烦能少些。

朝廷中也分派系,刑部和吏部未必愿意卖面子给地方上的布政使司,要是这两个芝麻小官紧咬着不放,他也没太多的办法。

“呵呵~~”

另一个蓝袍官员,突然指着王蠡呵呵一笑:“诸位大人,你们听听,想不到本届学子中,竟出了个志向高洁之辈,不敢说比拟伯夷叔齐,却也不逊于陶渊明悠然南山之意境呐!”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栗,陶渊明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三人的气节代代称颂,可如果把王蠡套用进去,基本上王蠡的仕途就毁了。

科举是由国子监主持,朝廷伸不进手,但当官,是由吏部说了算。

如今吏部给他扣上一顶志向高洁,有伯夷叔齐之志,继承了陶渊明遗风的帽子,就算王蠡能考中三甲,也没可能在朝为官了。

贾雨村不由神色一凛!

朝廷的人,果然够狠够毒,寥寥数语,不仅回避了县令自尽的尴尬,还一棍子把王蠡打死,除了皇帝破格提拨,几乎失去了走仕途的可能。

偏生从字面上看,没有任何呵斥指责王蠡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官场老油子。

贾雨村回想起自己上回罢官,不过是贪了几万两银子,那时心里还很不服气,现在再对照这小小吏部主事来看,那是罢的不冤啊。

自己的道行还浅!

虽然这蓝袍官员只是吏部主事,却是代表吏部而来,如果不是犯了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上面的郎中、侍郎与尚书,基本上不会推翻他对王蠡的论断。

吏部被称为天官不是没有道理的,天官一言决你前程!

“王蠡,本官为你介绍下,这位乃是吏部主事郭广恩郭大人。”

贾雨村伸手为王蠡介绍。

王蠡清楚贾雨村不怀好意,多半是把自己推出来为他吸引火力,但是自己根本没有退路。

对于上位者来说,并不一定非要争出个是非曲直,而是把事件平息,消弥影响,一切以稳定为主。

话说解决不了问题,难道还解决不了你这个提出问题的人么?

王蠡是现代人,这种事见识的太多了。

站在上位者的角度,稳定压倒一切,相信后人的智慧,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就能维持稳定,自是不吝于出手,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提出问题的当事人,怎么甘愿被解决掉?

自从看到府衙里摆出三堂会审的架式,王蠡就知道自己成了被解决的人。

这件案子太大了,刑部和吏部如果处理不妥当,被搞到了锦衣卫或者东厂手里,将完全脱出控制,说不定厂卫还会借机在朝廷里清洗一遍。

大赵因天命司的存在,权威受了影响,甚至是两年前,开国皇帝被天命司逼着退位,逊位给今上,更是等于在皇家的头上,悬了一把铡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