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差别待遇(2 / 2)
武公子不那样看,王者天下,修真的尊严不容亵渎,这是他的道。不过他也不会勉强其他人走他的道。
这边正说着,便有宫人进来道:“外邦客人,王上有命,令小人引诸位去歇息。”
“好!有劳。”
宫人的出现,让他们松了口气。
老实说,当和尚说他赢了,然后公孙王命人带李永他们下去,最后所有人都走光了。云霞日华散去,天黑了,连个掌灯人都没来,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了。
现在总算有人来管他们了,真的很有守的云开见明月之感。
宫人带他们去厢房休息。
说起古代知识,他们这儿不少人都懂,但是要说真的认识,又哪儿是那么容易的。
倒是武公子家学渊源,眉头一皱道:“这儿好像是使节馆。”
一说外交使节,人们的印象就是中国古代没有外交人员。这是错的。
中国古代长期派在他国的叫“使臣”,往往是人质,即质子,如燕太子丹,嬴政都曾是质子。
使臣不住使节馆,而是住在质子馆。
使有别.如果长期在他国的,往往是人质,即质子,如燕太子丹,嬴政都曾是质子。
至于使节,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那种叫做符信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给他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给他人节;在湖泽地任职的,授给他龙节。出使凭证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耗牛尾等装饰品,亦称旄节。张骞、苏武等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然而春秋时期的使节,在春秋邦交政治的舞台上,使节更是一群非常活跃的人物。无论是在刀光剑影、殊死拚杀的战场上,还是在彬彬有礼、繁文缛节的邦交礼仪上,或是在唇枪舌剑、锱铢必较的谈判中,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时而不畏强暴地据理力争,时而温文尔雅地赋诗言志,时而卑鄙无耻,坑死人不偿命。
不知多少人,多少国因慢待使节,被使节坑的那个惨。
所以一进过建筑,看其干净明亮,还有熏香,武公子便怀疑道。
反正如果是质子馆,绝对不会有这待遇。
一个质子,还给你熏香,给你那么好的待遇,估计历史上就不会有秦始皇了。
“这位公子好见识,这儿确是我们的使节馆。原为天使下榻之处,后多年不用,想不到公子竟是识得的。”宫人佩服道。
自从周天子势微,到现在,多少年?可不就是多年吗?
不过毕竟是迎天使所用,后又住过方士,自然是宏大华丽。即便空了多年不用,但是这地下的环境,打扫一下,也就跟新的一样。
秦齐见他们可以住在这么好的地方,不由问道:“那其他人呢?他们住什么地方?”
在他想来,他们这比斗输的都住这么好,那李永他们岂不是要住在宫中了。
“什么其他人?各位公子与国人不都在此了吗?还少了谁吗?”宫人不解道。
秦齐知道她误会了,立即说:“不不,我是说那些提前离开的。他们住在哪?”
“哦。是说那帮野人啊!他们自然要住在符合他们身份的地方了。许是下人房,许是质子馆。”宫人不屑答道。
与对林枫他们的态度,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怎么会?”秦齐惊了。
“怎么会这样?”李永同样也在问,本来公孙王先安排了他们,他还很高兴,但是真到住的地方,他就后悔了。
房子缺瓦少床不说,还要他们自己打扫。自己打扫就打扫吧,反正有一群大学生在,有的是干活的人。
可是到了饭点儿,一问,他们没吃的。想吃就得干活,干了活,才有吃的。
一大帮子现代人,打井水,用盆用手给宫里的人洗衣服,他们哪儿干过这个呀。自然是纷纷不满。
而守在外面的卫士不仅殴打他们,更是骂他们是野人,只配干这样的杂役。
这时候一个老教授告诉李永:“《尚书.费誓》曰:峙乃桢……我惟筑,无敢不供……峙乃刍茭,无敢不多。”
“什么意思?说人话!”李永还很生气老教授这时候还吊书袋。
所有教授都很生气地看着李永,然后说:“这话意思是,刍茭以喂饲牛马,桢以备筑城,“野人”只有服苦役、干杂役的资格。”
李永呆了一呆,又问:“咱们不是外交使节吗?怎么成了野人了?”
他还有脸问,这一下,所有人都愤怒地看向他了。
为什么?为什么?
愤怒之后,他们还是给李永解释了这“国人”与“野人”的区别,又是好一通的掉书袋了。
不掉还不行,他们来的便是这么个城,这么个国啊!不掉是真的说不清楚。(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