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等待的月台(2 / 2)
“别乱来。”于书玫皱眉警告她。“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交朋友的事放到考上大学后再去做。”
交笔友她不反对,但是浪费时间她就不能容忍。
如果因此出了差错,那不是得浪费一年时间复读,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放心吧,妈。”耿启北可没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我一定会考上名牌大学,给你和爸争光——”
就算父亲是副处级领导,依然无法免俗,希望子女给自己争气涨面子。
她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因为认识了一个笔友,就把学习的事抛在脑后。
“到底是什么文章?”耿星河看完手中的报纸,站起来走向餐桌,见女儿已经从报上剪下三张小纸条,小心地放在一边,准备一会儿去粘贴,就好奇地拿起来看。
两首诗歌写得确实不错,作为宣传战线的领导,这点鉴赏能力肯定有。
特别是《红旗飘飘》,不输于老一辈革命诗人的作品,都可以编进教材,作为学生的读物了。
等看到《等待的月台》,忽然呆住了。
“怎么了?”见老公长时间不说话,于书玫拉了他一把,让他坐下来吃饭,嘴里下意识地问道。
“没事没事。”耿星河慌张地扭过头,对着妻子强笑了一下,接过筷子坐下来,开始往桌上夹菜。“今天这黄豆焖猪蹄做得不错,看着就有食欲。”
边说边夹了一块肉,大口咀嚼起来。
于书玫疑惑地望了他一眼,给女儿夹了一块没骨头的肥肉,自己也端起饭碗开始吃起来。
老公今天太反常了,居然没有给女儿夹菜,自己先吃了。
他在掩饰什么?
难道那篇散文有什么秘密?
不过现在不适合问这个,只能把狐疑忍下去,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耿启北兄妹俩也发现父亲有些不对,不过都理智地没有开口。
父亲这个年纪了,肯定有他的秘密,如果他愿意说,到时一定会告诉他们。
耿星河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和家人聊起生活中的琐事,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家人各怀心事地吃完午饭,于书玫让孩子们去忙自己的事,自己一个人收拾桌上的剩饭剩菜。
耿星河站起来到厨房洗了手,一声不响地上了楼。
走进书房,坐下来点了一根烟。
那篇叫《等待的月台》的散文,把他埋在心里的一件秘密,悄无声息地揭开了。
三十年前,他还是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和一个叫崔黎的女孩子郎情妾意,感情深厚。
省城解放前几天,崔黎焦急地跑来告诉他,她们家因为成份的原因,可能会出事,所以一家人打算逃去香江。
耿星河听了非常着急,两人商量了一会后,打算一起私奔到沪市,投奔一个亲戚。
当他准时赶到约好的火车站旁边的树下,发现那边空无一人。
他一开始以为崔黎因为别的原因,无法准时赶过来,就在那边耐心地等待。
一直到天黑,他才知道她可能不会来了,于是沮丧地回到家里。
父亲还不知道他要私奔,只以为他去走亲戚,还奇怪他怎么回来了?
第二天早上,他匆匆赶到崔黎家,却发现人去楼空,崔家人全部消失不见。
他不死心,每天依然去约好的地方等她,希望有奇迹出现。
转眼一个月过去,他才确定崔黎应该已经离开了,不会再回来找自己。
第二年秋天,离两人分开整整一年,他彻底死了心。
在家里的安排下,他跟于书玫见了面,很快就领证结婚,然后生下一双儿女。
随着时间过去,这段经历慢慢被淡忘,成了青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让他没想到时,这两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而年轻时的经历,却越发清晰起来。
最近好几次梦到自己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和崔黎在火车站相遇,一起私奔到沪市,甜蜜地生活在一起。
醒来时望着身边这个两鬓已经有白发的妻子,心底又是惆怅又是不解。
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开始不思进取,喜欢回忆往事?
这件事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秘密,除了他自己,连父母妻子都不知道。
没想到这篇文章,就像旁观了他们当年发生的事,完整地把这段命运记录下来。
最恐怖的是,那个叫英的女人,三十年如一日,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等待心上人出现。
最后实在无法忍受,卧轨自杀了。
他仿佛看到了崔黎的命运,心情激荡之下,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把烟放进烟灰缸里,打开抽屉,从最底下拿出一本日记本,中间夹着一张发黄的黑白老照片。
这是他和崔黎唯一的一张照片,那时候两人刚确定关系,就偷偷去照相馆拍照纪念。
当着摄影师的面,两人表现得很疏离,中间空了两拳的距离。
望着她笑靥如花的面孔,耿星河只觉得苦涩越来越浓。
倒不怎么担心引起妻子的误会。
两人相濡以沫近三十年,彼此都了解对方的性子,已经这个年纪了,就算崔黎出现,难道他还可能离开妻子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