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6 并肩的日子(二)(1 / 2)

加入书签

 ava向我展现出的或是强势或是恶作剧的一面,我当然不讨厌——说这种张力与收放自如正是她独有的美。不过这或许和我采取的态度也有关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最初就忙于和ava理念上的对峙,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发觉社交上那一套客客气气的作法早已过了适用期限,味如嚼蜡了。大学的交际本有着循规蹈矩的一面:从专业切入是最保险的,紧接着兴趣爱好,由浅入深,最后达成某种性格上的共识。我和她在最后这一点上相距甚远仍是事实,但总归是大体了解彼此的内核,像是直接跃过了前段应有的铺垫。事到如今我想回过头去了解时,要小心翼翼的反而觉得生疏、僵硬。于是乎,在大多日常性的接触中,我对ava变得相当直白。

在学校里闲暇的午后,我来了兴致便发诸如“一起吃饭”的消息过去;算不上问句的单纯陈述,接受也好拒绝也罢,用不着扭扭捏捏地先做一通解释。这种行为当然也被ava加进了我的画像中。她很快习惯这些“一时兴起”,回绝掉的情况居多,但总是格外认真地告诉我原因。总结起来,原因就是空档太少了;她一如既往地忙些我从不关注、也不操心的事情,偶尔问起时,她也不深入细节,只说是职业发展的铺垫交流,于我而言未尝不是一种体贴。

好在有红砖房和支教的事情,周内总能见上面。红砖房的周例会有一档音乐环节,是用现代流行乐的方式来唱祷告歌。初见的时候吓了我一跳,生怕是什么亵渎之类,后来才知道近些年这种尝试既普遍也很受欢迎。和ava挨着坐在房间后排,听着讲台前两三人的小乐队,主唱的一位骨干学长一边弹吉他一边鼓励大家拍手打节奏。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做,意外地感到很悠然自得。“宗教都在与时俱进啊,”我不禁感叹。“你又跟养老院的似了,”ava声音里都透着嫌弃。

活动结束一般在八点多,气温虽然不像冬天,唯独天色是该黑就黑的。对于绅士精神我倒没有什么特殊的执著,送ava回家更多是出于一种看不下去的心情——照本地居民的标准,她也过于不注重个人安全了,走在路上消息回个不停,周围环境一概不管。洛杉矶算是相对安全的美国城市,即便如此,学校安保每天关于小偷小抢的各类警示通报也接连不断。在阳光明媚的地方生活,人对阴晦的事情总缺少实感,若不是有之前在居民街的遭遇,想必我不会产生这种担心吧。毕竟是和我熟络了,ava不介意我的同行,只是笑我做作得老派。我不否认希望和她多待一小段时间的心情,但还是摆了严肃的表情停下来。

“ava,我蛮认真的。你大晚上的稍微警惕点好。”

“没事,我很小心的。”

“开玩笑的是吧ava?是吧?”

本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反驳了,只好讲了那次支教结束的事情。

“而且你在外面还很难不引人注意。”

“这是在夸我?”

“真给你白讲了。”

她止不住地笑出来,在晚风中清脆得令人心醉。不想被看到的表情,我便留她在原地,重新迈开步子。

“你看,就是这种地方。”

她仍是笑着跟上来,手指轻轻拍了我提包的前臂:“诶,我知道了。”

说到底,ava是不需要别人送的。她住在相距校园两公里的第三方公寓小区里,除了少数需要开车的日子,她都是打车软件往返。原先觉得她每次只选中高端车型有些浪费,转念一想也确实安全不少。车子会停到正门脸的环形车道上,像商务酒店必备的那种。穿过大堂接待处来到中庭,眼前是石雕喷泉、夜灯泳池、休闲椅遮阳伞若干组,加上各种绿植,倒更像是度假胜地。不谈众多设施,单看这露天泳池里面真有人愿意下水就明白此地经营有方。我忙着研究住客们的样子,才注意到ava搭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