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1 礁石(1 / 2)

加入书签

 我曾经有不少认可的女性朋友,和相较起来少一些的男性朋友。单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我理应去接触更多后者,可后者的一部分(比例不低)宛如河豚一般,动不动便涨足了气还带刺,尤其是在这成人的路口。他们是在餐桌上大谈军事力量的政治家、出租车里讨论国家发展的经济学家、以及——从逊色不少的个人层次讲——驾龄三个月的资深赛车评论员。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我只是说见过了足够数量的例子。这都是无所谓的,我承认有时候甚至能学到碎片的知识;真正令人头疼的是你没心情成天跟缺根筋的半瓶子醋相处,而敏锐高感的女生们也陆续有了伴侣,友谊不同往日了。

我的意思大概是: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应庆幸与steven的相识。

那是第一周周中,ava拉上我去参加中国学生会的招新说明。实话实说,我对同胞们绕开学校现存的统一学生会、特意圈起自家地盘的行动理念仍有所疑虑。在之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更有组织、有系统性的人造舒适圈。dennis的存在迫使我重新审视这种想法,现在又是ava。他们那般耀眼的人究竟在海外的国人群体中寻求着什么呢?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了解。

我校毕竟以多文化包容为傲,专门腾了一间剧院似的大礼堂出来。跟着ava探进去的时候,映入眼中的少说也得是三四百号人的黑影。他们散落在一排排深蓝色绒布椅的过道间,兴奋不已,没人急着落座,都围成圈子在聊天。回声的缘故,其具体内容听不明了,只明白是中文的各地方言、家乡话传入耳中,简直像踏入了扭曲时空的隧道,一下回到了国内校园。在倍感亲切的同时,有一丝眩晕袭来;我忽觉自己是深海鱼群中的一员,叫自己和同伴盘绕翻涌出的白色漩涡弄得缭乱了。我这会儿只想安静地坐下歇歇,便跟着ava沿了两侧的过道往后走。

这时一个男生闯入我的视野。他坐在紧挨过道的席位上,浅蓝色衬衫陪黑色西装下身,头发规整地背到后侧,左臂撑着扶手,皱了眉在翻看一本实体精装版的英文大部头。多半是身材坚实、体态自如的缘故,从他身上感受不到丝毫的书生气或是刻板。何止如此,和周遭众人相比,他简直像是块静谧的海底礁石:明明是独自坐着,却不断地散发出沉稳而不容忽视的气场。与其说是不合群,更像是他主动否决了与外界的接触,从而投身于更加关键的什么要务。嘈杂的会场,有这样一号人物泰然自若地忙着手头上的事情,使我也跟着镇定了一些。从边上经过时,回头看了一眼那封面,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意料之外的书。我还认定了是经管类著作的。

我特意坐在了离男生不远的后排,观众席灯一灭。按照流程,各个职能部门轮流上台,介绍日常负责的事宜。部长们是一些个气质出众的个体,对舞台的把控和语言组织相当流畅,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留学生们。只可惜活动内容本身过于符合自己预期,提不起新的兴致来。和dennis好歹有面识,他讲外联部的时候我便额外关注。正如之前在jerry的派对上了解到的,外联是个通过和大小商家缔结合作关系来换取赞助的部门,对于自主经营的学生会说可谓是命脉,也难怪dennis在部长席间都引人注目。且不管好坏,涉及钱款后,任何组织都免不了自发的链条层......吗。

一小时的宣讲结束,人群躁动、分批向感兴趣的部门申报志愿。方才那个男生坐在原地,刚刚几乎也头都不抬,让人纳闷是做什么来的。只见dennis朝这边走来。我招了招手,但他并没有注意到,而是径直走到了那男生跟前。两人的对话传入耳中。

“哟steve,今儿也没打算自己讲啊?”

“我们副部讲得挺好,这种事情比我擅长。”那男生合上书站起来,比想象的要矮一截,在dennis面前显得敦实,那身姿展现出的气场却丝毫不减。“学生会是都有健身的习惯吗,”我忍不住想到。

“嗐,少来。你们这次打算招几个?”

“其实不怎么缺人,看新生素质了。”

“嗯......”dennis若有所思的环视一圈,这才瞧见到我们了:“诶ava,dan,来了啊。”

我们应声走上前。

“怎样ava,你这边基本定了吧?”dennis压低了声音问道。我不知怎么的不是很想听细节,倒是庆幸能和这位叫steve的男生聊上几句。

“《西方哲学史》,讲得怎么样?”

“啊,你看到了。还没读完也不好评价,但......”沉稳之余,那声音和神情似乎还包含了意料之外的柔和,“用来串大纲还是很方便的。他章节间的时间线比较清晰。我的感觉是这样。”

“原来如此。能借我稍微看一眼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