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野无遗贤(2 / 2)

加入书签

高镐不疑有他,连忙说了声“遵旨”,便朝殿外唤来十几个内侍,同心协力地把封弥撕掉后,又根据甲科乙科排了名次,才恭恭敬敬地递给陆承启。这过程说起来没什么,但这些人也用了一盏茶时间,才堪堪弄完。这办事效率还是快的,要是陆承启自己动手,估摸今天晚上都未必排得出来。

“启禀陛下,小的们已经办妥了。”高镐恭恭敬敬地禀告道。

陆承启淡淡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放在案上,你们就退下吧!”

“是,陛下!”

待得这些内侍都退下去后,陆承启才缓缓地拿起这些卷子,一一查看。这五百多份卷子,自然不可能一一查看,陆承启有自己的办法。说穿了也不稀奇,就是抽查而已。陆承启先认认真真地把前十名的试论、策问都看了一遍,然后再看最后一名的卷子。中间再抽几份卷子,主要是看看这评判标准,是否有太大的出入。其实这主观题,主要是看考官怎么评而已,道理的东西,谁都能说个一二。至于另外一项标准,自然就是文采了。

陆承启认认真真地翻查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赞赏道:“文卿果然认真负责,此次恩科,朕很满意!”话中带话,陆承启指的是取了那么多人参加殿试,等于很多人都能做这个十品官了,也不用担心监察司除掉那些污吏所带来的影响。这文彦博体察圣意,倒是一个人才。再加上江南开发,需要的人才更多,陆承启还嫌这五百零七个人少了些。不过吏部应当还有些寄禄官,也就是阶官,朝廷花着钱养着这些人,倒也不是个办法。这不,开发江南,正好用得上。

陆承启心中打好主意后,才注意到这贡试取中的名单,不由得大吃一惊。以他的历史学识,此次恩科,竟取中了异常多的牛人。其中省试第二名,你猜是谁?苏轼之弟,苏辙苏子由是也!苏辙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人物,竟也纳入他的人才库了,陆承启能不高兴吗!

身为重生人士,陆承启也有名人情节。或许这些名人,与历史上的记载,人物形象有些差异。可是能载入史册的,都是一些顶尖的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像这次恩科,除了张载、苏辙以外,还有王安石、曾巩、吕大钧、程颢、程颐、吕惠卿、章惇、章衡、李师中、蔡确、种谔……

反正天下大才,几乎都一网打尽了。陆承启越看越是兴奋,越觉得大顺中兴,此去不远矣,忘乎得以地说道:“天下英才,入朕毂中矣!”

文彦博闻弦而知雅意,连忙说道:“恭喜陛下,得天下英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