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节(2 / 2)

加入书签

传闻,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非常不满,磨刀霍霍的,似乎也要同大顺见个高低。

这样一来,恐慌性的情绪更甚。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粮食的价格了。百姓都在加紧囤粮,哪怕是明知道有常平仓后,他们还是觉得不太保险。粮食本来是够的,但买的人一多,价格自然蹭蹭地往上涨。不仅仅是粮食,各类棉衣干粮等等,价格都水涨船高,甚至离奇的是,铁匠铺的生意都好了许多。

原来,有钱人都怕死,央求铁匠铺打制护心镜铁剑之类,求一时心安。

打制甲胄和制式兵刃,那是要判为造反,要株连九族的。可护心镜和剑,则不在这范围内。

剑,是自古传下来的兵器,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只要剑身不超过三尺即后世一米多长,都不算是制式兵器。又因为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道教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

作为君子之器,剑乃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只是自大顺立朝以来,多禁武,是以为释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再加上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于佩剑者。但这次民间因惧怕契丹人,而纷纷去铁匠铺打制铁剑,也算得上是唤醒了百姓的血勇之气。

至于大顺官员,也是惴惴不安。

他们是最怕打仗的人之一,甚于商贾。

商贾还能在战乱的时候大发国难财,可这些官员一旦改朝换代了,他们的命运就不知道要怎么走了。所以这几个月以来,陆承启的案头上,每每都堆满了劝谏的奏折,但却如同石沉大海,全都留中不发。

其实陆承启知道,这些官员之所以这么着紧,不过是看重自己贪渎来的股份罢了。

别以为陆承启不知道,现在官商勾结得厉害,一些奸商为了打通市场,宁愿将干股送与当地官员。因手段隐蔽,又不算直接送钱,这些官员也收得心安理得。殊不知早就被监察司发觉,报给了陆承启。陆承启就等着一个机会将这些败类铲除出去,现在他就是在酝酿。

这一日,冬去春来,草长莺飞,一路烟霞而柳絮纷飞。算一算时日,已经是寒食节了。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国晋文公,为了迫介子推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这一日,苏轼正文兴大发,写下寒食帖,却突闻宫中内侍来诏,传入宫中。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