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剧本创作(2 / 2)

加入书签

孙先生那边的钱已经到账,第一笔为13.6万元,说明到目前为止,第一卷他们共印刷了100万册。夏奕抽了个时间,把剩余的几十万字尾稿一次性交到了他们办事处。

刘欢的钱也打了过来,还是卖歌挣钱快。到目前为止,夏奕卡上存款达到了30多万。上辈子哪见过这么多钱啊!

戏剧影视文学课的同学张浩然说了好几次,要到夏奕住处拜访,夏奕推脱了好几次了,这次实在推不掉了,就答应了下来。据传,张浩然家里有人在广播电视部工作,而且据观察,这个人本身还算讲义气,值得一交。即便如此,他还是提前回宿舍收拾了一番。倒不是收拾卫生,夏奕平时还是比较注重个人卫生的,他必须提前回去把笔记本收起来。那台286台式机无所谓,没什么秘密。

“什么狗屁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冈村宁次的刀弄不来,弄把佐官刀还不是小菜一碟?......要不你再给我加两箱手榴弹,我给你弄个rb娘们儿来......”

张浩然对计算机里的《亮剑》产生了兴趣,夸奖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但他又担心能过审吗?

“这个李云龙语言粗鲁,张口闭口都是他娘的他娘的,跟以往的八路军干部形象有很大不同,不过,商量一下,将来拍戏,让我演这个李云龙怎么样?”

“你?你开什么玩笑?不是我老李看不起你,你们文人根本干不了这种玩命的活。”

张浩然乐了:“李云龙不行,给个别的角色也行啊!”

“如你所说,能不能过审都不知道呢,你就想预定角色了?你让人家那些学表演的干嘛去,你这叫不务正业知道吗?”

“夏奕,你脑子好使,帮我想个好题材,我也想写点东西,为挣钱也好,为毕业论文也罢,我不能一直这样浑浑噩噩混日子了。”

盯着张浩然看了好一会,“我这倒是真有个好题材,本来想自己留着的,要不我们一起来?”

“好啊好啊,你说说看。”

“一个在重庆工作的军统小职员,我们姑且称他为余则成,认识了一个进步学生,并且受到潜伏在军统内部一个地下党的影响,再加上执行任务时发现国民党高官大发国难财,因而逐步倾向于革命,抗战胜利,他被军统派往天津当机要室主任,探亲途中,接触到我党高级领导人,被指定在军统继续潜伏。组织上给他派了个女助手,我们叫她翠平......一系列故事由此展开。”

没错,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就是大名鼎鼎的《潜伏》,夏奕之所以把它拿出来,主要是自己嫌码字太累,现在有个现成的免费劳力,干嘛不用?

“不要敷衍了事,故事要严谨,避免与以前的谍战片出现雷同情形,情节要曲折,有些问题资料要明确,比如军统是哪一年改保密局的?再比如军统当时的组织架构,我们知道的有情报处、行动队,是不是还有其他部门称呼上也要力求精准,比如叫情报处还是情报科,叫行动队还是行动处?保密局的头该称呼局长还是站长?等等等等。有兴趣吗?”

张浩然跳了起来,抱住了夏奕:“太好了,一看你就做了不少工作了,我加入,到时候你是第一作者,我第二。”

“记住,严谨,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的是精品。对了,问你个事,美国有没有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