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青花瓷》(2 / 2)

加入书签

“钱哥,作曲把你放第二作者了啊。”

“我还有一层感悟:挂名不挂名无所谓,重在参与。”

你丫的这是彻底悟了,比我境界还高!夏奕再次竖起大拇指:“就这么定了!还有就是,有没有合适的歌手?”

“没有现成的,我的意思慢慢找,宁缺毋滥。”

现在找个好歌手,咋那么难啊!夏奕感叹道。

第二天,打电话给电视台的姐夫,告诉他自己有个想法,电话里说不清楚,需要见面谈。姐夫说到他办公室。

开车到了电视台,找到姐夫:“咱们电视台想没想过搞个娱乐节目,我们不妨叫它<我是歌手>,或者叫<中国好声音>,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出一些歌唱演员来。”

姐夫立马来了兴趣:“怎么搞?”

“这是后话了,大致方向是在全国分几个大区,选拔出赛区歌手,然后再来bj进行决赛,甚至可以定期举办,比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细节上我们可以慢慢商讨。”

“走,跟我找领导去谈谈。”

两人一起找到台长,相互介绍一番,把大致情况一说,台长也来了兴趣,又叫来副台长和文艺部主任,介绍了情况,大家都认为可行,社会效益不用说,经济效益也可以有所期待。

“夏老师,你应该考虑一段时间了,举办这样的比赛,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首先要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然后在形式上,由评委老师,现场观众、场外观众三部分人共同给选手打分,其中场外观众主要以电话投票的形式参与。。。。。。”夏奕根据前世同类节目的一些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评委老师中毒嘴的选择等等。

台长当即指示,拟定项目计划书,报上级主管审批。然后台长说,谈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饿了吧食堂不知道还有吃的没有?边吃边谈。

大家落座,台长问夏奕还有什么好想法。

夏奕:“领导,想法嘛是有一些,今天这个提议呢,我也不瞒你说,我带着私心的。我的初衷是通过这么个节目找到一些歌手,至于其他想法,台里就这么张嘴白要,真的好吗?现在中央可是在讲知识产权呢。嘿嘿。”

开玩笑归开玩笑,夏奕还是给领导支了个招:“还有一个想法,开办一个《百家讲坛》栏目,一开始可以讲国学,包括老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医卜星象、琴棋书画等等,经济、历史、军事、外交无所不包,将来可以把外国的东西也吸纳进来。这个节目的好处就是门槛低,一个房间、一个讲台、一张桌子即可,不像其他栏目还要一些技术支持。这个栏目的关键是讲师的水平,不仅仅是专业水平,还要看语言组织水平,幽默水准,切切不能照本宣科。”

“你的意思是至少要达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水平呗!”一句话让大家哄笑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