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刷有术(2 / 2)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国家事物统计调查社,简称统调社。又称国家安全局。(刘辩自称)

如果说知新社报馆是刘辩个人的喉舌,替他宣扬政绩,掐架骂人;那统调社则是他的耳目,为他搜集信息获取情报。

这是一个新兴的帝国官衙,由魏翊出任统调社长史,秩千石。统调局和印刷厂、知新社一样,一切的花费都有皇帝个人府库提供,但却不隶属于少府,而是从他建立的第一天起便对皇帝直接负责,历代统调社的长史都是皇帝的心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646年,大汉武德六年,当时的丞相李世民力主政治改革,才使得统调社归为国家管理,而是不是对皇帝个人负责。

统调社表面是为刘辩观察民风民情,实际上是刘辩整合了原来的谍报系统,把它作为搜集情报和维护帝国稳定的安全机构。主官为长史,其下为各司司长,再下则是普通的社员。其内部下设谍报司、特勤司、崇德殿事务司、帝国安全司、技术护卫司、教习司、档案司七个衙门。除此在京师之外,各州还设“外司”,各郡设“外府”,其影响力覆盖整个帝国的各个角落。

谍报司是统调社里最大的部门,人数广大,工作繁琐,光衙门里办公的官员就有百人之多,更不用说分布在帝国内外各处的谍报人员。其职能就是负责收集情报,凡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刘辩的皇位稳定,事无大小都会呈报上来。然后再由专业的谍报司参谋进行筛选,分门别类,并传送给其他安全部门。

而特勤司表面上看上去则是统调社最小的部门,里面的办事官员只有十来个人,但是却是整个统调局,甚至整个帝国最神秘的组织。刘辩赋予这个衙门的职责就是秘密处理危及帝国安全的国内外的事物和人,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就是通过暗杀、绑架、破坏、策反等手段打击敌国和维护本国安全,解决一些刘辩无法通过正常手法解决的人和事。他们又称行动组,更直白的说,他们是刘辩的杀手集团。

崇德殿是南宫正殿,是刘辩与三公九卿晨会议事的地方。而崇德殿事物司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对帝国官员的贪污、行贿受贿、渎职等行为进行调查和审理。后来刘辩的孙子汉戴帝即位后,在显德十三年成立了廉政部,专司官员贪污渎职,崇德殿事物司逐渐废去。

帝国安全司即是帝国专属的反间谍机构,并且还负责对帝国内部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犯罪活动,进行调查和审理。还有就是秘密保护皇室成员和帝国的军政要员。

技术护卫司是刘辩本人特设的一个机构,其职责是专门负责保卫大汉帝国的各种机密的科研成果。

刘辩继位后便把史子眇的药庐正式编入成为帝国的部门,命名为帝国理学院,专司负责研究各种军事武器和刘辩记忆中能回想起来的各种前世的超前技术。本来还想要史子眇出任博士,可史子眇坚持不就,并给刘辩推荐了另一个人——开封郑浑。

郑浑精于锻造,擅长打造兵器,史子眇年轻时曾与他很有交情,故此推荐给了刘辩。

熟知历史的刘辩当然知道这个郑浑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工匠,在曹丕继位后还征他为将作大匠。这个人即是技术流又是一名合格的行政人员,确实很适合管理理学院。

在郑浑出任理学院博士之后,各项研究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是来自于刘辩前世的知识和思想,拥有它们使得刘辩如虎添翼,站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前列。而这些成果一旦泄露出现对帝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为了将这些先进知识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刘辩就特地成立了技术护卫司来保护这些成果。

教习司是统调社的培训机构,专门负责培训统调社各司的相关专业人员。光熹二十三年后改为了帝国政务学院,仍隶属统调社,作为统调社的后备人才库。

而档案司是专门存放帝国的各种机密文件的地方,这是最引起外界关注和浓厚兴趣的衙门,并且也是大汉帝国存在时间最长的部门,从光熹元年一直到现代社会的公元2011年,立宪纪年207年。据说档案司有一个巨大的地下仓库,里面存放着各种被列为甲等机密的资料,其中令人瞩目的就是由刘辩亲手撰写的《创世纪》,其具体内容无人知晓,只是据传说大汉帝国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多达两千多年,完全是靠这本《创世纪》。

初期的统调社作用并不是十分强大,其覆盖范围也只是司隶地区及周边的郡县。并且此时的工作重点也完全放在了西凉地区。毕竟在刘辩的眼里,羌氐蛮夷、马腾韩遂的叛军、以及李傕郭汜的西凉军都是现在大汉帝国的心腹之患,对于他来说这些人都是统调社重点关注的对象。

有了知新社报馆和统调社的协助,刘辩逐渐在洛阳站稳了脚跟。

有了政治上的眼鼻喉舌,下一步就应该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军队。

正当刘辩准备下精力抓军队的时候,朝廷上传来的一则消息不得不使他又把目光放在别处。

并州刺史丁原的勤王部队已经到达邙山。根据统调社打探来的消息,那个经刘辩特别吩咐需要关注的人,也被统调社的探子打听出来就在这次的勤王军中。

刘辩轻轻的吸了一口气。

前世中,无数文艺作品描绘的那个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即将登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