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青嶂山士卒立了大功(2 / 2)

加入书签

“诸位,我正好缺几十名亲随,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来我身边当值。”

当扶苏见到这些人的时候,就想要将这些人收到自己麾下。

一来是这些人为人忠实憨厚,确实是做侍卫的最好选择;二来是扶苏想让自己身边多一些穷苦出身的亲随,这样自己在考虑一些国策时就能听到一些底层百姓的想法了。

见一众青嶂山士卒不明所以,彭越急得都快要将鞋底抠破了。

“你们赶快答应啊,这么好的机会哪里去寻呢?”彭越对领头的什长说道。

“唉呀,公子想让你们以后跟着他,你们愿不愿意?”

彭越看到一众青嶂山士卒呆头呆脑的样子,急切地解释道。

听了彭越的解释后,这些士卒明白了扶苏的意思,一时间兴奋不已,纷纷开口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下愿意追随公子左右”

“公子,我李二把话就搁在这儿了,出了爹娘,我就听你的。”

“公子,我也一样”

……

听着这些士卒五花八门地表着忠心,扶苏深感欣慰。虽然这些人不懂太多的孔孟之道,但是他们确实认得一个死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为谁舍生忘死。

扶苏也明白一个道理,治理国家,最应该重视的就是这些人。他们身居草野,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关注谁能让他吃饱肚子,就像之前在南越时,他们就是因为不堪忍受南越官府的压榨才上了青嶂山落草为寇。无论哪朝哪代,最容易满足的就是草野之人,而最容易造反的还是草野之人。

几日之后,陆续有败兵残将逃回了番禺城中。赵佗也从这些士卒口中得知了布山城下发生的事情。

连续几天,赵佗见一拨拨的残兵从布山回来,唯独没有赵始的消息,赵佗开始慌了起来。

这一日,赵佗在慌乱中等到了扶苏的信函:

“南越王,南越世子在我秦军手上,拿两件事来换。一是从朱庐、劳邑撤兵;二是将象郡与桂林郡彻底交归我大秦。若是半月内不见行动,那就等着接收令公子尸首吧!”

接到扶苏信函当日,南越王赵佗便将一众文武召集在南越王宫商议营救公子一事。

当一众文武百官见到扶苏的信函后,除了吴简等寥寥几名臣公反对用象郡与桂林郡换回世子外,其余大臣纷纷选择了沉默寡言。

其实一众大臣都明白赵佗内心已经做好了选择,在朝堂上询问百官只是多此一举罢了。赵始毕竟是赵佗的独子,如今又有性命危险,谁会傻得在此时去触赵佗的霉头。

次日一早,只见一队快骑护送着一辆马车奔向了桂林郡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