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初见越族(2 / 2)

加入书签

韩川拿出地图研究了一番,然后又疑惑地望着之前探路的士卒,想知道眼前的关隘是怎么回事,那名士卒茫然地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眼前的关隘应该是在应龙军探路回去后的十几日内堆垒起来的,所以应龙军士卒并不知情。

韩川看着关隘处活动的士卒疑惑地摇了摇头,很明显关隘处的士卒并不是赵佗的南越军,因为他们的穿着与南越军不同,而他们身上与南越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都光着脚。

韩川并没有贸然下山,而是率领士卒撤回了武夷山中,然后派遣几名应龙军士卒乔装打扮一番后趁着夜色摸下了山。

次日夜幕时分,那几名下山的应龙军在夜色的掩护下返回了武夷山韩川军中,将他们从山下打探来的消息详细地告诉了韩川。

守卫山下关隘的竟然是闽中郡土著越族将士。

由于秦朝对闽中郡实行羁縻统治(一种以夷制夷的统治模式,类似于后世的土司制度),所以闽中郡除了治所东冶外再无具体的县府,闽中郡许多地区都被一个个越族头领所统治。

原来靠近武夷山的闽越地区并没有越族人生活,但是赵佗为了守卫闽中郡,竟然丧心病狂地将武夷山下的大片区域划给了越族人,只为让越族人帮助自己抵御秦军。

赵佗之所以要用土地换取越族人来抵御秦军,就是因为赵佗深知越族人骁勇善战。作为任嚣麾下南征百越的将领,赵佗对南越土著越族人的战斗力有着清晰的认识。

南越越族彪悍的威名可是延续了千年,从后世广西狼兵在抗战时期的骁勇上就能看出秦时越族的战斗力有多强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越族人民风彪悍,骁勇善战,经常劫掠靠近南越的中原诸国,一时间几乎成了楚国等中原各国的心里阴影。

大秦扫灭六国后,秦始皇发动五十万大军进攻南越,与五万多南越士卒展开了鏖战,前后历时十年才将南越各地纳入大秦治下,而秦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了近三十万人。

此番赵佗让越族人来抵御扶苏大军,就是想让扶苏麾下秦军再度出现当初自己征伐南越时相似的伤亡,等越族士卒对秦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后,自己再率军杀出,将秦军逐出南越,然后再乘势收回丢失的南越各郡。

听到守卫山下关隘的是越族将士,韩川的脸色凝重了起来。

在南越的这段时间,韩川对南越的情况有过详细的了解,对于越族士卒的骁勇善战,韩川也是清楚的。

虽然韩川麾下三千应龙军与五千虎贲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但韩川却不想贸然拿这些士卒的生命去检验越族士兵的战斗力。

面对山下的越族士卒,韩川一时间没了主意,在寻找应对方法的同时修书派人送往扶苏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