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兴办大秦太学(2 / 2)

加入书签

“公子,既然这太学的宫苑有了,那这太学弟子从何而来呢?”应曜关切地问道。

扶苏满意地看着应曜,显然应曜所问切中了兴办太学的关键,可见这应曜此番来咸阳绝不是走过场的。

要说这太学,从周朝开始就一直存在,只是太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寻常百姓别说进太学求学,大多数人连书简都不曾见过,在扶苏看来,没有百姓的太学就是形同虚设,他的目的是要将大秦打造成一种领先世界的文明,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因为只有文明才能深远地影响世界,而这就需要无数有文化的秦国百姓来支撑。

“既然要教化天下苍生,那这太学自然就要面向天下百姓,如今我大秦造纸与印刷之术已日臻完美,这是天下人的福气,我意即刻组建大秦印书府,由府库出资,将孔孟、老聃等百家先圣之教整理成册,印制后发行天下,供天下好学之人研读。”

听了扶苏说的这些,无论是应曜与“商山四皓”,还是李斯等人,俱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将圣贤之教推行天下,这是多大的手笔啊,这可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想不到扶苏已经在谋划了。

“当然了,既然要教化苍生,太学弟子就从这天下好学之人中选取了,我大秦有军功授爵制,那就再加一个:太学分配制,我大秦太学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两次大试,考较天下好学之人的学识,择优招录入太学,这些人在太学修习三年,凡是学有所成者,即可外放各郡县为官。”

对于扶苏说的这些,应曜等人越听越兴奋,这些都是他们毕生所愿,想不到扶苏竟然都想到了。

再看“商山四皓”,此时对扶苏那里还有半分的轻视之心,眼神中满是震撼之色,当然了,其中还夹杂着满意的微笑。

作为当世大贤,他们最大的追求无非就是将自己从历代圣贤那里继承的学问传承下来,传授给天下苍生。

就拿“商山四皓”来说,虽然他们四人所擅长的学说各不相同,但是无外乎诸子百家之说,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他们见发扬自己的学说无望,只能选择消极避世,如今这公子扶苏不遗余力地想要发扬百家之说,教化天下百姓,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这不正是他们之前一直孜孜以求的吗?

“臣应曜替天下好学之人拜谢公子”应曜说着真诚地拜伏了下去。

“臣崔广、臣周术、臣唐秉、臣吴实,替历代圣贤拜谢公子。”

在崔广的带头下,周术等三人齐身向扶苏躬身揖礼道,因为他们四人是打着历代先圣的旗号在感谢扶苏,因此只是躬身行了揖礼,并没有像应曜一样拜伏在地上。

扶苏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踏着玉阶快速地走了下来,俯身扶起了应曜,打量了应曜身后的“商山四皓”一眼。

“教化大秦百姓之事就拜托诸位大贤了!”扶苏说着俯身对应曜及其身后四人行了一个揖礼。

“请公子放心,此事我等必然尽心尽力。”

“我还有一些话,想要告诫诸位大贤,兴办太学,诸位要心存敬畏之心,此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举,烦请诸位务必尽心。”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周术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安排好应曜等人后,扶苏将目光转移到了李斯身上。

“丞相,此事还需丞相全力协助啊!”

“请公子放心,臣定不负公子所托。”

就在扶苏给李斯安排完任务后,代表宗室的嬴钺开口了:“禀公子,臣以为适才公子所谋划不善,还请公子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