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章:范增前往穆陵关(下)(2 / 2)

加入书签

“禀公子,此番派老臣去穆陵关招揽章邯,想必公子早就青睐这章邯了,老臣之前与左丞相蒙毅交谈时得知公子也曾招揽过那章邯,只不过被章邯拒绝了。若是老臣揣测不差,此次招揽章邯也不会太容易,那章邯也绝不会轻易答应归降公子,为何?只因这章邯是秉节持重之人,之前拒绝过公子的招揽,此番若是轻易归降了,那章邯秉节之名就毁了。老臣以为招揽章邯的关键在公子的态度,只是这态度一事就要委屈公子降尊屈贵地给那章邯修书一封了,只要公子将招揽的诚意做足了,那章邯自然就没有顾忌了,即便归降也能心安理得。”

扶苏仔细地思量起范增所说的这些话来,完全合乎情理,扶苏也深以为意。像章邯这样的良将,除了功利,最为看中的自然就是道义了。胡亥死后,江东也曾数次派遣使者去招揽过章邯,但都被章邯拒绝了,为何,说破大天还是章邯看不上江东的实力罢了,按理说扶苏与胡亥同为始皇帝公子,胡亥死后,对于章邯来说归降扶苏才是最好的选择。那为何章邯宁可在东海郡苦苦支撑也没有选择归降呢,还不是他自以为是的道义在作祟,说白了就是那章邯一时间拉不下面子罢了。

这几日在谋划招揽章邯,阻挡江东军继续蚕食胡亥旧地一事时,扶苏竟然在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点,幸亏范增提出来了,不然真要往穆陵关白跑一趟了。

想清楚这一关键之处后,扶苏便欣然接受了范增的请求,唤侍卫拿来笔墨,亲自伏在案几上修书一封,这次扶苏没有选择让书吏代笔,而是自己亲自动笔,就是为了让章邯看到自己的诚意。写完信函之后,扶苏起身将手中的信函交到了范增手中,让范增先阅览一遍。

刚读了几句,范增就有些看不下去了、

“公子,老臣是想让公子降尊屈贵地给那章邯修书一封,只是这封信函中公子的言辞是不是有些太过于恳切了吧?这哪里是劝降信,这都快是求降信了。公子你是我大秦的监国公子,若是将来此信函流传出来,就会使天下人哗然,到时候都就都来嘲笑公子懦弱了,要不公子重新再修一封?”

“范增先生,扶苏以为此信函甚好,断无在做更改的必要,可能先生还有疑惑,容扶苏解释与先生:先生拿着这封信函是要去穆陵关招揽章邯的,若是扶苏在信函中言辞恳切低下一份,那先生劝降章邯时不就多了一成胜算,若是如此姿态依然换不回章邯来归,那这个章邯就不值得招揽了,那就只能让他死在项羽的刀下了。”

至于范增的担心,扶苏完全不以为意,只要能招揽来章邯,言辞低下一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扶苏这样务实之人来说,只要能劝降章邯,信函中劝降时的姿态低下一些又有何不可呢?况且扶苏自信章邯绝不会将这封信函公诸于世的。后世电影《让子弹飞》中葛大爷不是说过一句话吗,“挣钱嘛,生意,不寒碜。”此时扶苏将这一态度发扬的淋漓尽致,准备跪着将章邯招到自己麾下。

对于扶苏的这一觉悟,范增一时间也没有看明白,因此才不得不出言劝说一番,希望扶苏能重新再修书一封。<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