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回京(2 / 2)
之所以南少林,不是因为他是少林,而且因为他在福建。
更因为这群和尚对于香火钱没有处置的权利。
乾隆三十五年,途迪为了给乾隆祝寿。让十多万的原住野人服了劳役,想要将爪哇岛的某一个山头按照乾隆的模样雕成了一座佛陀像。
历时一年,累死了一万多人,初步完成了大概的轮廓。
途迪表示这批人劳苦功高,全家人要享受神州的福报。所以一股脑的用船把剩下十多万人分了几批运到了岭南省的各种矿场之中继续为帝国建设发光发热。然后又抓了一批。
原本已经亡国灭种的暹罗人没想到国家虽然亡了,但是自己好像成了人上人的样子。
对于一批又一批的矿工,态度可以说是十分的亲切,行动也是十分的勤劳。
一句彼其娘之字正腔圆,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后面跟着的皮鞭飞舞落在人身体上更有点苏州评弹的意思了。
土著野人不是没有反抗!
可是手无寸铁饭都吃不饱的他们如何地方手持皮鞭,腰胯大刀的原暹罗人如今的岭南省军士?
虽然他们入不了旗,如今不是旗人。但是他们的儿子是啊!
凡是大清入主之后的新生儿,都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国人的身份然后编旗。
如果他能当上一官半职,那么他的儿子开局就是镶紫旗。可以说一只脚踏上了赢家的起跑线上。
这让他们如何不卖力?
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鞭子,班哇兴宾一边想着,自己是不是去国人的先生哪里给自己的娃娃求一个名字?
不,应该是,姓,名!
可是,自己要姓什么呢?
反正不能叫这个姓。这个名字,一听就不大清。
对了,那些先生,经常说没想到这里这么挣钱!
印象中,有一位先生就姓钱,不如就改姓钱吧……
乾隆三十七年四月初八,途迪回到了阔别五年之久的天津港。
领着随身的千余侍卫下船,天津府尹同知领着手下大小官员早早就在港口等着。
见到途迪下船之后,一个个跪在地上拜道:“奴才拜见和硕荣亲王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是的,自从编户旗民之后,不管是满臣,蒙臣还是汉臣,都可以自称奴才。
他们在政治上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当然,对于称臣,乾隆也不在意。
不管是臣还是奴才,在皇帝的眼中都是臣子。潜意识里可能有奴才是自己人臣是外人的意思。但是不会表现出来。
顶天就是有些职位有些特殊要求。比如不抽烟,比如不是罗锅。比如生日不能是九月七号。称臣的不一定会疏远,但是自称奴才的,肯定是想要进步的,有着源自内心强大的进步驱动力。
途迪看了一眼天津知府,把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不过,前来迎接的武官怎么这么少?
带着些许疑惑,途迪换乘马车,千余正白旗精锐部队护卫在左右。
和珅并没有随着途迪入京。大概三日过后,和珅会随着下一趟军舰返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