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称王序曲(2 / 2)

加入书签

听说曹操称王的这个引子是孙权引起的。孙权给曹操去了一封信说是公之功于国乃是无可比拟且天命在公愿公秉承天命登基为地。对于孙权的信曹操是苦笑这的他仿佛看了数遍说了两句话来: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架子上烤。如果天命真在我身上我当为周文王。这是曹操自己所说的话虽然当时也下达了保密之令。可这话还是引起了曹操手下那些人的动作。他们迅的行动起来向皇帝建议册封曹操为魏王。因为这件事与自己这边的关系并不大因此罗照就像是说故事一般把这件事情掺合了一些流言说得动听无比。

皇帝就这样答应了?我记得这样的事情和昔日高祖所定的盟约不和啊?对于曹操会称王的事情李晟是早就知道的。在记忆中的后世里他只是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故事来听大体上是听过就算了可在来到现在的这个时代他才真正的知道由公到王的阻力会有多大。眼下他听说曹操称王了他顿时有些好奇曹操称王之事究竟引起了人们怎样的联想和风波。那一定是惊心动魄的而不会平平淡淡。李晟这样肯定的认为。

皇帝当然不会就这样答应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尽管这和当年高祖所制定的白马之约不符但现在皇帝自己的性命都被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要做什么皇帝又怎么能够反对呢。皇帝现在可是连一句赌气的话都说不出来呢就算他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放在心里去想了。罗照给了一个令人并不意外的答案这也算是极为正常的解释以曹操那强悍的行为他怎么可能让皇帝有反对的机会呢?想来在曹操压迫下整个封王的大典一定是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吧这似乎是肯定的。

皇帝现在就是一个明显的傀儡我们也不去说他什么。倒是曹操那边难道就没有什么别的新闻吗?我依稀记得曹操阵营中的某些人似乎在这方面上和曹操并不是一个想法的啊。他们在这里是否有什么举动呢?李晟对皇帝的反应并不怎么关心毕竟皇帝就是那个样子对于曹操从一直以来皇帝都是有心无力的。

确实是有了举动。罗照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曹操手下的军师荀攸在这件事情上对曹操表达了他隐晦的反对意见。当下曹操的脸色就很不好。之后也不知生了什么事情荀攸便在家中自尽了。曹操虽然下令要厚葬荀攸但荀攸出殡的那一天却是和曹操登基的那一天同时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人去送荀攸。

还真是可怜啊。听罗照如此说无论是李晟还是孔明或是在这儿听说这件事情的其他人对此都扼腕不已。他们都听说过荀攸的名声也都很佩服荀攸的能力。对于这么一个为了曹操一直尽心尽力的智者却最终死在自己说忠心的主子手里他们心中不知道有怎样感受:在自己主公最兴奋的时候提出并不适合且是阻止了主公更进一步的建议荀攸确实是有些不识抬举了。不过以他过往的功劳就算他再怎么不识抬举也不应该就这样被曹**死啊。不要说什么这件事情和曹操无关之类的话语。这样的话骗骗一般人还可以骗自己这些明白人那并不比掩耳盗铃好上多少。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曹操既然说出了自己要当周文王的话语那么他便肯定要为他的儿子考虑。曹操现在老了听说他的身体也很是不好。沉默了一下李晟这样说道:似乎曹操对自己儿子们没有什么自信呢。对了曹操在魏王册封典礼上指定的继承人是谁?

是曹丕。罗照认真的回答道。

是曹丕?怎么不是曹植?我听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曹植啊。诸葛亮听说曹操选择了曹丕来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怎么会这样呢?

呵呵。看着孔明皱起了眉头李晟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这样并不奇怪呀曹操怎么说也是一个强悍的主君。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实际的考虑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感情上的喜欢与否那都是可以别论的事情。曹植那个人我也知道他在文采上是很有水平的可在政治心术上却远远的不如他的兄长曹丕。他没有曹丕的那种狠辣。这在平时或许算不上什么可在眼下这个还没有完结的乱世里缺乏狠辣的人是很难令国家稳定势力展的。唔就我们看来曹丕绝对是一个比曹植更适合当君主的人虽然他怎么也比不上曹操。

这也是现实的情况。不过曹植不会弄出一些什么事情来反对这样的决定吗?毕竟那宝座只有一个啊。诸葛亮期盼着问道。他对曹操那边有可能产生的内乱总是保有兴趣的。

那怎么可能啊。李晟看了孔明一眼轻轻的摇了摇头:现在曹操还在呢?曹植就算再怎么弄也弄不出什么大乱子来吧。现在不可能以后就跟不可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丕的地位会越来越巩固。除非曹操现在就离奇的死去否则曹植想拥有一步登天的机会很难很难。

算了反正这儿的事情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我们只需要努力的展好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了。周力大大咧咧的说道。没有什么政治头脑的他对于这些错综复杂且是生在数千里外的许昌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只是把它们当作一个有点曲折的故事来听罢了。

谁说没关系的?听周力如此说孔明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曹操已经进位为魏王了。虽然就表面而言我们没什么影响但在实际上却是告诉我们一个讯息天下已不再是刘家的天下只要我们拥有实力我们就可以称王。白马之盟都被曹操给破了。既然有了他们这么一个一那我们再来一个人二又如何呢?

咦?听诸葛亮如此说一边的罗照、周力、徐庶他们顿时有些会意过来:孔明你的意思是?

请主公进王位!诸葛亮并不回答他们的话而是径自跪了下来向李晟建言道。

喝被诸葛亮弄了这么一手徐庶他们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迅的明了了过来他们与诸葛亮一般跪下同时向李晟请求:请主公即王位。

什么?突然被孔明来了这么一手李晟也很是惊讶了一下。有着后世经历的他当然对称王称皇有着很大的兴趣了不过就这样猛地被人要求他还真是有些不适应而且在这儿呆了这么多年之后他对于称王称皇之后的困难和所要遭遇到的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当下他便很有些小心的询问众人:你们认为我眼下实力确实到了可以称王的地步吗?

主公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呢?就我们和曹操相比而论除了在领土和人口上我们比他还差一些外单就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总体作战水平我们比他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益州有关山之险固、荆州有长江之天险、交州有十万大山之苍茫、凉州有万里路途之遥远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如果不直接出兵攻打曹操而选择全力固守的话那以我们实力即使曹操出动百万大军来也是不成的。因此即使主公跟随在曹操后面称王而引起这欲独尊于天下的曹操不满曹操拿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不可能就在现在这个时候就出兵来攻打我们的。唯一需要顾及的便是我们在他们领地里所开办的店铺若是主公称王他们很有可能在气急败坏之下对我们店铺进行突袭这倒是很有可能对我们情报网络造成一定的损失。对于这些我想我们要尽早做好准备才行。诸葛亮侃侃而谈道。他似乎早就有劝说李晟称王的打算故却是将一切的种种都考虑得十分周道。

是这样吗?李晟想了想却是答应了下来:既然这样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办吧。让我们的人都紧急的隐藏下来如果没有非常重要的情报就不要采取传递行动了。另外让所有店铺里的人都给我做好撤退的准备并从现在开始就给我转移资金。我想这些事情应该是能够在我称王之前解决好的。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外贸尤其是在吴、魏两地的外贸该是要停止了我们应该将原本要卖往两地东西转为内部销售所有的奢侈品产量必须减少而生活物品和生活工具以及其他的一些实用的东西的产量应该提高。称王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东西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展我们就算称神都没用。

这也是。我会按照主公的命令去办的。不过主公可把称王所带来的好处给看低了哦。诸葛亮摇头笑着说道。

怎么看低了?一个名义上的东西穿不能穿吃不能吃的还有什么好处?李晟一脸不在乎的模样。

哎主公话可不能这么说。王虽然只是一个称号但对天下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号召。曹操现在还是最强的但我们的实力也不弱称王之后我们将完全占到曹操的另一面去。到时我们可以利用王这个名号来吸引大量的人。而且在称王以后主公的领地便完全可以按照王国的标准来进行设置了。所有官员的官职将和他们的职责联系在一起在也不会出现眼下这种官与职区分让人听来一头雾水的情况。而且我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也是很希望主公能更进一步呢。毕竟这样能够更大限度的凝聚众人之心。看到李晟的不在乎诸葛亮不免细细的向李晟解释了一番称王的好处。

我知道了知道了看着孔明大有还要继续诉说下去的想法李晟连忙打断孔明的解释: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做吧。说实话我也挺想把自己的位子再升高一阶呢。嘿嘿王这个名号也挺威风的。李晟笑了起来他倒和这个世界的别得人不一样对于这样的事情他并没有做作的谦虚反而很有种自得。

明白。众人点头答应袭来俱是面带笑容的去准备了。他们都显得十分高兴仿佛称王的不是李晟而是他们自己一般。

消息很快就被穿了出去而随着消息的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渐渐的出现在众人的耳中。天降献瑞啊!君不见江上游龙显现地里现玉印石中出现神兵龟肚藏有黄绸吗?从三月开始种种令人惊喜的消息便一个接着一个传出。尽管都是那些离奇得让人不敢相信真的有存在这么一回事但大家似乎都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李晟称王乃天命所归。

既然上天都做出了如此种种的昭示那地上的这些早已是心有主意的人们哪里还不挥动自己的笔杆子一封又是一封的劝李晟进位呢。有些似乎是早已得到孔明他们关照的便直接劝李晟进王位。有些似乎是更按耐不住了却是直接劝李晟进帝位。成都蜀候府的书吏们这些天可是异常的忙碌了起来。李晟可以不关注这些没什么新意的公文可他们这些人却不能不将之逐一归档啊。虽然这不是什么消耗脑筋的事情但也确实是已经累人的差事这些公文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哎真想不通这些大人们的话怎么会这么多呢。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他们居然能洒洒洋洋的写了这么许多出来真的是很佩服他们呢。面对一天就有近五十斤的劝进文书书吏们就算干劲在大也不禁小声的抱怨起来偶尔他们抱怨也会牵扯到自家的主公:不过更令人佩服的是我们的主公。外面的事情闹得这么大了他却还有时间悠闲和军师他们在那儿谈天论地。

什么谈天论敌我说你这家伙是不学无术你还不承认。主公和军师他们哪里是在做什么谈天论地的事情哦。他们是在商讨国号明白不?书吏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只懂得卖弄笔墨的文人对于李晟他们所做的事情所蕴含的政治含义还有些不懂但不免有那么一两个猜到了李晟眼下的关键。不过他们猜到这个关键却对这个关键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议论很是好奇:李晟和孔明他们谈论这件事情已经好几天可依旧没有闹出一个结果来难道国号的事情就这么难以决定么?

真是有些古怪的。他们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