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好久不见(2 / 2)

加入书签

这字体清秀平和,娴雅婉丽,清婉灵动,是卫夫人簪花小楷无疑了。

这个时空的历史也不乏女书法家,譬如蔡文姬,譬如薛涛,譬如卫夫人。

卫夫人的曾族祖父卫觊、族祖父卫瓘、族叔卫恒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另外,更关键的是,她和“书圣”王羲之的母亲还是姊妹,卫夫人也十分喜爱这个自幼练习书法的小外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没有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在《姨母帖》言: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她少时好学,尤其酷爱书法艺术,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她巧妙地将两家书法之精髓有机融合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的书法端庄雅丽,娟秀俊美,字字珠玑,笔笔俱到,令人为之赞叹。

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夫三端之妙,莫先夫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她的小楷碑帖《名姬帖》是楷书中的上品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世人誉称她的小楷为簪花小楷。她的小楷如舞女翩翩起舞,跃然纸上,令人心驰神往。

钟繇赞其书法: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美感充溢纸间,富含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之风,和其师的书法风格迥异。

后人赞曰:“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依冯过看来,这幅字已得卫夫人簪花小楷精髓八分有余。盈盈绕指尖,清清美心田。

“冯公子,多日不见。”

他正自遐想,忽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珠帘,从内间走出一个女子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

女子头挽乌鬓,斜飞凤钗,面若银盘,目若秋水,两道秀眉如纤美弯月眉不画而翠,悬胆丰鼻下朱唇点点,启齿之间,贝齿洁白如玉,笑靥如花生得形容袅娜纤巧,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一双秋水眼,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眼如水杏。

呃,这女子便是董小宛了。

鹅湖初遇时,她脸上遮着轻纱,隐绰只见五官轮廓,当时已觉惊艳,此刻再见真容,饶是他有着中年人的心性,也是不由得心跳加速。

那世有所谓照骗,有所谓网红脸,各种p图,各种美颜,各种化妆,各种整容……嗯,与之相比,武侠小说中的易容术简直太菜。

冯过曾看过一段视频,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位相貌平庸的女子经过化妆后,完全变了个人,不可思议地与某女明星有九成相似。这着实颠覆了他的认知,实实在在地化腐朽为神奇啊。

于此,他是异常抗拒的,特反感女性化妆。在他看来,自然是美,素颜最自信。

此刻的董小宛便是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简简单单的白裳白裙,反倒愈发衬的面容精致,气质优雅。就这颜值,可以吊打那世的所有女星。

“小宛姑娘,好久不见。”

话一出口,冯过自己也是微微一怔。好久不见?这应是好友之间用词吧,是一种默契于心的熟稔,经日未曾叙面时的寒喧,却是如此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口。或许,心中是将她当作久识的友人,才会有此下意识的反应。

董小宛似是微微笑了笑,请冯过坐下。

冯过曾在书中读过这么一段话,用来形容董小宛再恰当不过----“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她这微微一笑,仿似寒冰消融,屋子里也顿时暖和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