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朝天一棍(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截止目前的最新战况,看来童贯要立功了。

但在常伷口中却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杀叛军九千,呵呵,战绩惊人哪,童太傅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平定叛乱指日可待呢。我就郁闷了,东京市井歌谣唱‘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难道是凭空诬蔑童媪相和蔡公相?京师百万百姓都是刁民?”

“桶”谐指童贯,“菜”谐指蔡京,此二人有“媪相”、“公相”之称。“媪”,“母”也。童贯是个宦官,又权倾朝野,具有类同宰相的权力,自然就是“媪相”了。

话说这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且有度量,能疏财。其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官家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看看其发家史便不难发现其性巧媚,完全是靠投机取巧、阿谀逢迎方上的位,且一路官运亨通,简直可以写成一本“宦官之路”或“一代太监”的励志小说。

但甭说冯过不了解这个时空具体的人物事件,即便了解也不敢随意吐槽。虽说文人向来喜欢大放厥词,太祖也誓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但他这细胳膊细腿的就没必要妄言时政了。

然而常伷要拖他下水,慢悠悠地问:“改之,你以为这‘九千战功’有多少水分?”

冯过“啊”了声,无辜的睁着眼睛,心下吐槽不已:要不要这么坑,我可啥都不知道哦。

“四成!”常伷面无表情的说:“叛军近百万?无稽之谈,荒谬至极。其中大多是无家可归的贫苦百姓,被裹挟着一路乱跑,真正拿兵刃作乱的顶多也就三五万。童贯率大军围剿,叛军且战且退。注意,不是溃败,而是有计划的战略线转移。杀叛军九千人?杀的尽是坠在最后无力躲藏的寻常百姓,手无寸铁,可不就等着引颈受戮。”

稍稍一顿,他接着说:“倒算不得是杀良冒功,谁让你们要跟着叛军乱窜呢,岂不正是自己作死?至于叛军的有生力量可是保存的好好的。看着吧,他童太傅想速战速决,调集兵力围攻杭州,想毕其功于一役……呵呵,别深陷泥潭就阿弥陀佛了。”

因为某大神数年时间都未写完的那本《x婿》,其中是美化方腊的,冯过曾特意去查过相关资料,《宋史》载: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戕”、“掠”、“缢”等字眼……史书或许因立场而主观褒贬,但方腊从起事到覆灭,前后不足一年时间,所到之处,烧杀劫掠,造成6州52县糜烂,二百万生灵涂炭,破坏性不可估量,这是真实的。

方腊来了,宋江还会远吗?

但这些与他真的远了些,方腊总不可能打到上饶来吧。就此事他特地咨询了深谙内情的世子爷。

“打到上饶?”常伷看白痴的般的乜冯过一眼,大手一挥,吧啦吧啦说了一通。

大致是说,朝阳王在信州经营百多年,早已将当地打造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方腊胆敢来犯,就让他知道知道马王爷几只眼。若非不能擅离封地,否则早就带兵杀将过去,哪还轮得上姓童的在那上窜下跳的。

好吧,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末了,世子殿下还告诫一二,让冯过别“不务正业”,要以学业为主,争取一次性过乡试,只有通过发解成了大会状、大春元,才能称为“老爷”,“孝廉公”雅不雅致?少年,得努力啊。成为举人老爷可是好处多多哦,既有资格参加于京城举行的“会试”,还正式拥有了做官资格。即使会试落第,也具备做官资格,可出任县丞或者主薄、教谕等知县的“佐贰官”,或者经人举荐直接出任知县。另外,还可免除其和家人徭役田粮,甚至免除挂靠在其名下田亩赋税的特权。一但中举,其父为(老)太爷,其人为老爷,其子为少爷,“一世中举,三世为爷”,光宗耀祖啊。

冯过表示虚心接受世子爷的关怀指点,并表态说会努力努力再努力绝不辜负世子爷的殷殷期盼……这些细节不重要,商业互捧罢了。总之,双方坐谈甚欢,其乐融融,彼此相看两不厌。

另外,世子爷对冯过捣鼓出来的“白蛇传”颇感兴趣,说想让家里戏班照葫芦画瓢的排演,就此告知冯过以表尊重。

冯过忙称这是自己的荣幸,世子爷不必多礼。

至于方腊之乱,就好比是一根搅屎棍,将大定搅得浑浊不堪,是为“朝天一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