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去害立国(2 / 2)

加入书签

军备松弛,防务空虚,是既定现实。所谓繁荣富强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被“五路伐宁”的失败撕碎,让觊觎者坐看笑话之际更动了歪心思。

不过,在大定朝野上下有一种共识,那便是大定水师天下无敌。即便是被杨幺在洞庭湖搞得异常难堪,水师之威亦是未有稍减。

所以说,人的固有思维真的很可怕,会将自己带入泥沼难以脱身。

钟相死后,杨幺成为“义军”首领,根据洞庭湖地区的特点,采取了“陆耕水战”的斗争方针。陆耕,就是在没有战斗的时候,在陆上耕种,为军队提供物质保障;水战,就是当敌人来进攻时,就在洞庭湖上以水战打击敌人。为了贯彻这个斗争方针,杨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拥有包括车船、海蝤在内的战船一千多艘。“义军”凭借这支水军粉碎了官军的多次“围剿”。

程昌寓剿寇不成后,御前大军都统制王躞领本部三万人马,并节制御前水军正、副统制崔增、吴全所部水军一万人,再次围剿杨么“义军”。王璎率军到达洞庭湖地区,选择最为有利的进攻时机,分兵两路,发起进攻。一路由程昌寓、王璎率领步兵依次夺占杨么军的营寨,企图将“义军”赶至下游;另一路由崔增、吴全率领水军在岳州艑山、湘江口、洞庭湖口和牌口等处待机,一旦程、王将起义军赶至下游,便立即进行夹击,一举将其歼灭。

杨么侦知官军作战企图,早已将营寨内的家眷及家畜农具转移,使官军连连扑空。另以部分兵力在上游活动,牵制敌人。同时派出水军从酉港顺流而下,诱歼南宋水军。起义军以八车车船数艘加以伪装(偃旗息鼓,不露刀枪,全体将士荫蔽在舱内),飘流而下。官军见此情景,以为“义军”在上游已被歼灭,只剩空船飘流下来,便不加戒备地车船驶来。这时,“义军”车船突然刀枪林立,战旗飘扬,在隆隆战鼓声中,突然向官船发起进攻,其他埋伏的杨军战船,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战。官军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经过一整天激战,官军万余人,悉数就歼,数百艘战船全被消灭。

八月,朝廷招安不成,认为杨幺“为腹心害,不先去之,无以立国”,以右仆射张浚为监军,从北方前线调军队奔赴洞庭湖剿匪,任尚书右丞李纲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置使。

李纲啊,那个时空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强硬的主战派,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虽然朝廷不用他的建议,或者用了他的建议不久又废除,可是他的忠诚义气在士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伯纪领兵来剿,杨幺……呵呵,自求多福吧。

此乃早前得晓的相关信息,冯过一直都在关注洞庭湖事态。

是“起义”还是“祸乱”,他并未贸然定性,每个王朝覆灭之际总会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奋起抗争,稍有些微胜利就沉迷于贪图享乐的,离失败大概就不远了,方腊如是,他杨幺也快了。

是的,冯过密切关注洞庭湖事宜,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方腊,或者说是因为方灵芝和……邵百花。那啥,邵姨听了他的劝折回上饶冯家,母女俩在一起也算有个依靠,大概能过的舒心些。

这人哪,最怕夜晚无人倾诉的孤独萦绕。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他想知晓方腊的动向以及……结局,好决定如何安置方兰芝。毕竟,迅哥儿与兰芝姐姐相处不错,得让人家能安心稳定些吧。嗯,还有邵百花。

这样的心思说穿了是有些龃龉龌龊的,不足为外人道。呃,他既非萝莉控,亦非少fu控,只是实际的心理年龄让他对邵百花有几分欣赏。只是纯粹的欣赏而已,他如是和自己说。

有道是“虱子多了不怕痒”,董小宛应素白资南嘉方兰芝甄金莲……怪道甘诚酸溜溜的说他被群花环绕呢。大抵是牵扯不清了,他也没仔细想过如何去处理,嗯,还小,莫谈感情。

若非觉得方兰芝这样的少女应当活的快快乐乐的,他才不会去理会方腊……的生活。

令他没想到的是,与方腊的再见会那么快那么突然那么猝不及防。

那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注定不同凡响,也终究还是提前将他卷入了某些事情当中去,让他不得不为“明天”多作打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