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日照衫光(1 / 2)

加入书签

 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杏榜放罢,对榜上有名的士子正是新的开始,官场大门自此敞开,其中必有宰辅之才,他日青史留名也。

若问今科南京会试最风光者谁?自是上饶士子冯改之。他不仅是南榜第一,而且是信州院试案首和江西乡试解元,算是另类的“连中三元”了。

正式的科举制度是秀才才可以参加的,要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秀才之前,普通读书人要取得秀才的资格,还要参加三次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一个冷知识,“秀才”这个称呼早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就有了,其最初为汉武帝官制改革,命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每年举荐一个人,这个人,就被称作“秀才”,东汉时,为了避光武帝的讳,改“秀才”为“茂才”,三国时期复称秀才。

县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一级,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时间在每年的二月,要连考五场,此为预备考试,通过者取得府试资格。

府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二级,在各府举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在每年的四月,需要连考三场。参加县试、府试的考生都称“童生”。

院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三级,也在各府举行,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时间并不固定,有时三年举行两次,有时一年一次,连考两场,通过院试的考生成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

童试考试的三级考试,每级的第一名都称作“案首”,连中三次案首的,俗称“小三元”。

与“小三元”相对的是“大三元”,是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次第一名。

连获“解元”、“会元”、“状元”者,称为“连中三元”,也叫“大三元”。

连获童试考试三次“案首”,以及随后的“解元”、“会元”和“状元”者,称为“连中六元”。

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昌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此人乃是科举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

此外,大昌的张又新,本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以及北燕的孟宋献都是三元及第。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连中六元,更是绝无仅有。

在县试、府试和院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所以才被称之为小三元。不过这种称呼不值得稀罕,因为就算中了小三元,那也只是个秀才而已。

真正的连中三元,即便诸多文坛大拿也鲜有中者,可遇不可求也。

嗯,今科南京会试共录一百七十名“贡士”,正是南榜合该名额。

士奇对曰:“科举须兼取南北士。”上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对曰:“自古国家兼用南北士,长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上曰:“然。将如何试之?”对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今后于外书‘南’‘北’二字。如一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则南北人才皆入用矣。”

本朝初,杨士奇一开口就指出了问题关键所在:“科举须兼取南北士”,而且,国家真正的栋梁之才从历史上看也大多出自北方,南方人敲敲边鼓可也,他设计的方案就是分“南北卷”录取士子。

不久之后,宣宗皇帝下令增加了一个“中卷”,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诸省纳入,南、北、中三个地区的录取比例为55%:35%:10%。

如果纯以“考试公平”来论的话,定额后的乡试必然也是南方人占绝对优势,迟早又酿成“南北榜”之事。所以在仁宗洪熙元年决定,各地采取分省定额的方式来决定乡试举人的数量:

南京国子监和南直隶额数八十人;东京国子监和北直隶额数八十人;江西布政司五十人,浙江布政司额数四十五人;福建布政司额数四十五人;湖广布政司额数四十人;广东布政司额数四十人;河南布政司额数三十五人;四川布政司额数三十五人;陕西、山西、山东各三十人;广西二十人;云南、交趾各十人,贵州则可占用湖广的名额。

之后又数度更变,录取名额大抵在三百名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