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诗断案两不耽误(2 / 2)
正打算报官,不曾想那现尸的人中就有钟五的家人,当场就认出了钟五身上的衣物,这才赶紧通知了钟五的妻子并众多家人前来当场报案。
那封钟五接到的书信也是由人呈递到了王震的手上。
周围的人都是好奇的议论纷纷。尸非是今日才死,而开封府人口众多,如何能查得到凶手的所在?王震此时也是愁眉不展,在他任上生这种事情,他也难辞其咎。众人讨论了半天,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薛明心中一动,上前道:
“禀大人,学生有一法,或可一试!”
“哦?快快道来。”
随着薛明说出自己的方法,王震精神一震,不由抬头看着在自己面前坦然自若,侃侃而谈的少年,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后吩咐下人招揽全寺所有的和尚来此抄佛经。
薛明刚刚在他耳边帮他分析了一下。因为城外交通相比城内本就不便,京师之外又多是荒山野林,一个人犯下罪案,没有官方颁的路引,不可能逃离本土很远。加之钟五的叔父好吃懒做,绝无逃进深山做野人的吃苦精神。
从他写信来看,粗通文墨,这在此时又是比较少见,可以说是“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的人若是杀了人,势必要找一个结庐人境又车门罕至,三餐可保,靠着有点文化还能混得不错的地方躲起来,那么选必然是寺院。
而在这个年代,不可能把照片和指纹作为排查嫌犯的方式,唯有用笔迹做同一认定。
因为只是抄写佛经,众多和尚也不疑有它。不多时,佛经便都已抄好。此地的都是读书人,人手几份的查看。很快的,就有人现有一纸经书上的字迹,与钟五叔父的那封信上的字迹高度相似。
王震立刻找来抄写这纸经书的和尚,与之攀谈,旁敲侧击地询问他什么时候剃为僧的。和尚虽然支支吾吾,最终还是说出了出家的时间,恰好与钟五失踪的时间相吻合。
这时钟五的家人也过来了。一眼认出王震正与之对谈的和尚,正是钟五的叔父!
原来,钟五的叔父好吃懒做,又贪图钱财,写那封信招侄儿携带金银来做生意,纯粹是为了引他上钩。钟五在半路上,走到寺庙外一处草长林密的所在,就被其叔父勾结贼人一刀砍死,然后其叔父躲进寺庙,出家为僧。
本来想等风声过去了,再还俗享受那些染血的金银,谁知斋饭还没吃上几口,就落入了法网!
案件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度结束,薛明这下在这群文人中是真的出名了。不光是他的文采,诗词,令人赞叹其为天才少年!而其断案的方法,更是被人传的神乎其神,叹为观止。
当然,在薛明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也多了不少潜在的对手。在宋朝这个天才辈出的朝代,对于读书人来说,没有谁会轻易承认自己有什么地方是不如别人的。
而薛明,自从那天的诗会之后,就闭门不出,专心练字。因为,科考马上就要开始了。
虽然对科举有很大的把握,薛明仍然不敢大意。他是必须要考上科举的。谁不知道大宋朝有两个阶级-君与士大夫为一阶,其余人等都是另一阶。
ps:本书已经在创世签约了,更新有保证。能求下推荐收藏评论什么的吗?
作为作者开的第一本书,能够成功签约作者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但可否求大大们降下票票呢?起码给我来个零的突破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