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不甘(2 / 2)

加入书签

只因何家父子皆是读书人,赵小宝的外祖父甚至是举人的身份。

虽然没有考中进士,可在明州府这边,举人的身份也是足够光耀门楣了!

毕竟,要是他想去做官,其实也能运作一番。

不说大官,当个七品的县令也是可以的。

当然,这前提得把关系给疏通好。

要不然,这么多举人,凭什么就给你去做这官?

可惜,何家并不算特别富有。

至少是没有那么多银子,为他做官去铺路。

所以,何延年就算考中了举人,后来也只是回家,专心致志的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

大儿子何朝生文采一般般,考了那么多年,也不过是得了个秀才的名头。

再进一步,何延年知道,是不可能的了。

倒是小儿子何罗生,同样的考上了举人,然后也在进士这里被拦了下来。

几次三番去科考,终究是差那么一点点。

为此,何延年和何罗生父子俩都很是心不甘。

可是,就算不甘心,也只能认清现实,他们父子俩同样都是因为没银子,又考不上进士,导致无法做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何延年才会答应把自己的女儿何万娘嫁给了商贾出身的赵洪昌。

为的,不过就是赵家能提供银子,供自己小儿子能科举得中进士。

可惜,一直等赵小宝这么大,何罗生依旧跟他爹一样,没有考中进士。

这般多次打击下来,何罗生的信心被击的粉碎,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锐利和进取心。

也因为小舅子多次科举不中,赵洪昌自然对何家提供银子的事,在夫妻二人的时候,有了些许的矛盾。

主要是赵洪昌埋怨了几句,却被何万娘记在了心里。

委屈之后,找了亲娘田氏诉苦。

何万娘只不过是生气丈夫不给她留脸面,所以才会把赵洪昌埋怨的那些话告诉田氏。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对于田氏来讲,何万娘虽然是自己亲生的。

可两个儿子和丈夫的前程,才是她最为牵挂的。

女婿居然有了二心,不想帮着自家儿子,罗生已经开始颓废,若是再得知他姐夫的心思,那不等于是让他雪上加霜么?

等罗万娘回去后,田氏便把女婿透露出来的心思告诉了丈夫。

何延年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心里也很是不悦。

可是,终归这些年确实是靠着女婿,何家才能保住脸面,跟明州府里那些达官贵人们交往。

心中有了疙瘩,自然两家的关系不会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差。

只是,至少在表面上,何家对赵家还是和善的。

毕竟,伸手拿银子,总不能板着脸,软饭硬吃。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赵洪昌没看出何家父子们一大家子心里的怨气。

在南越府这边,赵洪昌知道再继续呆在这里,就算他是赵半城,怕是最后啥也不剩。

他可跟其他富贾人家不一样,他父母一辈,家中条件一般,父亲不过是个货郎,从小耳读目染,弄懂了这做生意的道理。

赵家的产业,也在他的手里逐渐的扩大,成为南越府城里有名的富贾赵半城。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