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嫡孙应桢(2 / 2)

加入书签

“若有理,我不罚你。”

朱希忠一边说着,一边端起了桌上的茶盏,慢慢的啜了一小口。

他没说,若于成国公府有大益,不但不罚,还会重重有赏,但他突然转变的态度,却足以说明一切。

“首先,这庄子,祖父已于去年,赐于应桢,做生辰贺礼,应桢处置自己的产业,不应算私卖府上地契。”

朱应桢上前一步,站定,抬头,与朱希忠对视。

“恩,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算你无过。”

“你接着说。”

朱希忠稍稍想了一下,隐约记起,自己去年的确是奖了一处庄子,给朱应桢,以嘉奖他,武举府试夺魁。

只是,奖励的是不是这处庄子,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应桢将庄子变卖,并非用于挥霍。”

“且卖出时,已料想到,跟应桢买庄子的人,会为了构陷应桢,将庄子分文不取的,送回成国公府。”

说到这里,朱应桢停顿了片刻。

片刻之后,他回转身,看向了跪在边缘位置的朱时泽,然后,突然露出了一个,令其毛骨悚然的,灿烂的笑容。

“德平伯府,何等财大气粗。”

“倘只出一处庄子,便能换成国公府,一个嫡子嫡孙性命,婶婶定舍得,从嫁妆里,拿半数田铺收益出来,给成国公府的嫡系子孙们,来个除恶务尽,只余您一脉,承袭爵位。”

“七叔,您说,是也不是?”

朱应桢的话,字字诛心。

只几个呼吸的工夫,朱时泽便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朱时泽张了几次口,想就朱应桢的指责,做出些许辩解,奈何,朱应桢的指责,已将他抛上了风口浪尖。

堂下,所有人的怒火,都在指向他,他无从辩解,亦无路可逃。

“莫要说这么伤和气的话,应桢。”

“你七叔寻常,是糊涂了些不假,却总也不至于分不清亲疏远近,亦不会,瞧不明白,哪里是他的倚仗,谁是只拿他当枪使得!”

朱希忠的话,说的记起微妙。

一句责备,看似,是在帮朱时泽说话。

但实际上,却是坐实了,朱时泽伙同德平伯府嫡女李氏,他的正妻,设计谋害成国公府嫡出子孙的罪名。

当然,身为父亲,朱希忠为朱时泽留了一条“路”。

只不过,这条“路”曲折蜿蜒,且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一旦朱时泽走上这条“路”,便意味着,他此生,与承袭爵位这事儿,再无瓜葛。

明知仅看似活路,尽头儿,一准儿是个悬崖,局中之人,仍不得不走上去。

这,便是阳谋。

“姜,还是老的辣,狐狸爷爷。”

朱应桢眨了眨眼,对自己的祖父朱希忠,比了个口型。

“你也不差,狐狸崽子。”

对朱应桢敢跟自己这么没大没小,朱希忠倒是颇有些意外。

他滞愣了一下,继而,便笑着摇了摇头,跟朱应桢回了一句。

这小崽子,还真是合他胃口!

以后,让他多跟在身边儿,想必,也能给自己,平添不少乐子!

“都是,都是那女人,都是那女人一手策划的!”

“儿子,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啊,父亲!”

“父亲,父亲明鉴!”

路,仅剩一条。

朱时泽纵是千般不甘,万种不愿,也不得不乖乖的踩上去。

扑通——

他想爬起来,扑到朱希忠面前求告,怎料,跪的时间太长,腿脚早已酸麻,还未来得及站直身子,就又摔回了地上。

“恩,你是个好孩子,我信你。”

朱希忠毫无诚意的应了朱时泽一句,就将他打发出了正堂。

“你已成人。”

“有些事儿,我这当父亲的,也不方便替你决断。”

“我知,你们成亲多年,总难免,会有些感情。”

“但我这头子眼里,向来容不下沙子。”

“这般狠毒的妇人,成国公府,是一准儿不能留的。”

“你且回去想想,是要休妻再娶,还是跟上她一起,离开成国公府。”

说罢,朱希忠叹了口气,端起茶盏,又小啜了一口。

不管朱时泽如何打算,从今以后,他都不会,再拿他当儿子。

既然,不再拿他当儿子,这家族会议,他,也就没必要参加了。

“丑伯,送七少爷回西院。”

朱希忠没再看朱时泽一眼,只朝他挥了挥手,示意管家,送他离开。

……

朱时泽被送走后,正堂里,除了朱希忠和朱应桢之外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在想。

如果今日,被针对的,不是朱应桢这从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而是他们,他们,是不是会被朱时泽夫妇陷害的,死无葬身之地。

“你刚才说,你将庄子变卖,并不是为了挥霍。”

朱希忠又啜了一小口茶。

朱应桢这嫡孙,真是越瞧,越让他心生欢喜。

“想我成国公府,寻常时候,并未亏待过你们这些子孙花销。”

“你于何处,需要这么大一笔开支?”

朱希忠知道,即使,他不问这话,朱应桢也会自己,把变卖庄子的因由告知众人。

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朱希忠,还是把这话,给问了出来。

“应桢听闻,三皇子殿下,最喜良驹。”

“又自父亲处得知,陛下于宫宴之上,为三皇子殿下赐下良缘。”

朱希忠的态度,让朱应桢颇感意外。

他缓缓抬头,对他的祖父,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虽婚期未明,但依大明惯例,应不会超过百天。”

“应桢以为,以三皇子殿下如今威势,必有诸多欲借其势的人,向其敬献殷勤。”

“正所谓,以礼谋人,当投其所好。”

“介时,良驹,必会成为炙手可热之物。”

“所以,应桢卖了庄子,将市面上所有的好马,都买了回来。”

“军马有印记。”

“幼驹,还要过几个月,才能出生。”

“待训师,将那些马养一养,挑一匹最好的出来,由祖父以贺礼名义送去三皇子府。”

“剩下的,着铺子高价出售,至少能赚两处庄子不说,咱成国公府,还能在贺礼上,压那些整天挤兑祖父的讨厌家伙们一头!”

“好!”

“不愧是我朱希忠的嫡孙!”

朱应桢的话,极大的取悦了朱希忠。

他开怀大笑,将房梁上的灰土,都震了许多下来。

五大国公的不睦,由来已久。

虽然,大家在明面上,还能勉强维持“和平”,但私底下的暗斗,却是日趋激烈。

想到自己能在给三皇子朱翎钧的贺礼上,压其他人一头,朱希忠怎能不觉痛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