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故人归来心叹惋(2 / 2)

加入书签

或许,就像段氏说的那样,红颜谁不慕英雄,她所认为的喜欢,其实,就只是一个臆想,倘那个“金弓退敌三十里”的人,不是朱翎钧,她的春闺梦里人,也会随之改变,而她心中生出的那些,对准王妃的怨恨,对沈家人的敌视,说白了,也只不过是自己求而不得,却见旁人取得容易的不甘所致,与情爱,毫无瓜葛。

“妹妹想寻个合适时候,去跟沈家的主事人赔礼,嫂嫂看,挑个什么时候,带些什么礼物合适?”

大多数人,只有在钻牛角尖的时候,才会听不进人劝告的一意孤行,而与一意孤行“结伴同游”的,通常少不了莽撞冲动。

李江雪,显然不是例外。

只不过,她比其他犯了这“毛病”的人幸运。

幸运在柳轻心大度,不跟她一般见识。

幸运在李岚起缺钱,又缺了个能嫁给商贾的“钱袋子”。

幸运在,她“报复”人的手段幼稚,不会伤人根本,仍来得及“迷途知返”。

“我听你兄长说,沈家在燕京这边儿的生意,是由他们家的一个少爷管着的,那位沈少爷,是准王妃的堂兄,一向与她亲睦。”

“如今,准王妃下落不明,那位沈少爷的心里,怕也不痛快的厉害,你此时登门,非但不会让人觉得诚意满满,还易使人心生误会抵触,纵有所得,也难偿所失。”

“不若将此事,悉数交给你兄长打点安排,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那位沈少爷,还想攀三殿下这靠山,就得仔细斟酌,如何与三殿下的亲信们相处,才是妥当。”

李岚起是三皇子朱翎钧的亲信,如今的燕京,谁人不知?

对此,段氏非但不避讳,还极力催着李岚起,三天两头的往三皇子府跑,隔三差五的给隆庆皇帝递折子,自请督办查凶事宜。

身在朝中,不选阵营,远比选错阵营可怕,毕竟,后者只需防范一部分人的暗箭明枪,前者,需要防范所有人。

之前,李岚起因为是德平伯府出身,而被径直划到了大皇子朱翎釴的阵营。

然今时不同往日,在这个连德平伯李铭,都巴巴的往三皇子朱翎钧身边儿蹭,态度明确的表示,要“弃暗投明”的时候,李岚起,这整个德平伯府里,唯一得了其青眼的人,态度,便显得格外重要,或者说,是整个德平伯府的立场表达,都不为过。

作为李岚起的嫡妻,段氏当然不希望这有利于李岚起承位的大好形势,平白失去。

她不信任李江雪。

不,应该说是,不信任任何她和李岚起之外的人。

“还是嫂嫂想的周到。”

李岚起曾当着德平伯李铭的面儿说过,要带她去城外的德水轩,跟沈家少爷赔礼,这事儿,李江雪可是一直记在心上。

若非这好几日过去,面儿都不曾跟李岚起碰上,她又哪至于,跟段氏提这茬儿?

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跟个半商半官家族出身的人低头,这会儿,得了段氏如此回话,高兴还来不及,怎可能去犯执拗,死气白咧的强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