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紫砂壶与桂花糕(完)(2 / 2)

加入书签

“这话有何不妥之处?”谷念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道。

顾凡眼神一凝,缓缓道:“我的表哥曾经对我说过,人力有时穷,一个人的心计城府再如何厉害,也注定会有犯错的一天……一个聪明人,最应具备的品质,就是对除他之外的任何人抱有最起码的尊重与敬畏之心。”

“用区区一些丧气散之毒,竟将大半个江湖有头有脸的武林名宿一网打尽,以至于连我的同伴都不得不感慨李玄的神机妙算与魄力胆气……可我却知道,这样的一个算无遗策的李玄,是不存在的!”

“仅仅凭借李玄一人之力,实在难以策划这么一场惊天骗局……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假如所有环节都只由一名知情人来完成,变数实在是大到了无可估量的程度……”

“假如李玄不过是一个眼高手低之徒,或许真的有可能自己单干……但既然他已经表现出了如此出色的谋划能力与强大的执行力,那么就绝不可能如此莽撞行事!”

顾凡深吸了一口气:“所以我才断定,他一定还有帮手……或者说,他才是其中的一个帮手!”

“所以你才认为,作为李玄师父的我,是最有可能和他共同谋划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了?”谷念华捻了捻白须,微笑道。

“不,不仅仅是谷前辈你一个人。”

岂知顾凡大摇其头,否定道:“或许谷前辈是那个统筹全局,把控节奏的核心人物,但我绝对不认为,整个局中只有你们两个幕后棋手……”

“至少江无定江府主、总管太监方公公、西域神侯东方晓,这三人,都是你们一方的!”

谷念华嘴角的笑容更难以捉摸了:“怎么说?”

“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巧合,那么我不认为所有的巧合都会生在玄木谷门下弟子的身上!”

“江府主因为一个紫砂壶而成了李玄的仇人,他的女儿江梦却因为半份桂花糕而成了沐云乐的恩人……”

“果然,为了消除这种巧合感,李玄后来也承认,自己并非是江府主撞死的那名乞丐之子,而是正好旁观到了整个过程的看客而已……”

“但这种程度的解释,并不能打消我的怀疑。”

“所以我大胆推测一下,江府主十五年前确实在杭州的古玩店里买下了一个紫砂壶,这大概是有据可查的事情……但在这段路程中,绝对没有撞死什么乞丐!这不过是李玄为了引出那一段何谓‘侠义之道’所随便找出的由头罢了!”

“果然,之后江府主的反应,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他几乎是以赎罪之名,主动要求组织江湖庙堂两者的合作,让我不得不认为,这一开始就是谷前辈与江府主之间早就约定好的逢场作戏!”

“而方公公和东方晓便更好解释了,扪心自问,我若是当今圣上,如果看到那些不服朝廷管束、桀骜不驯的江湖武人远赴边关抗击外敌,恐怕也乐见其成吧?东方晓乃是咱们朝廷亲封、世袭罔替的西域护都候;方公公更是如今圣上的贴身内侍……如果谷前辈事先与皇帝有过交易,那么他派自己的心腹来协助你演上一场戏,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谷念华听了顾凡的一番分析,不由哈哈大笑:“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想不到顾少侠竟能想到这么深的地方,实在是出乎老朽的意料,而你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却是明明知道了整件事的真相,仍然敢面对我可能会将你灭口的危险,来独身赴会!”

谷念华的眼中已然有着不加掩饰的激赏:“顾少侠年纪轻轻,一身武艺登堂入室,难得又有此智谋胆魄,实在可以称得上‘剑胆琴心’!”

“只是老朽到此也有一事不明,既然顾少侠当时便已然窥破了其中关窍,为何不当众将我戳破,反而于夜深人静之时与我单独对质呢?”

顾凡听到此处,拿起桌子上的一杯清茶,仰头喝下,诚恳道:“因为晚辈觉得,谷前辈,是正义的。”

“谷前辈之所以要策划如此复杂精巧的一场戏码……无非是想要让如今江湖上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认清咱们大明确实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啦。”

“是,谷前辈若是想的话,完全可以将当时那些已然被毒倒的武者们尽数杀死……真正做到那个位置上的这些武林前辈们,究竟有几个人的手上没有沾着无辜者的鲜血呢?”

“可谷前辈与我都明白,即使将他们统统毙于掌下,又有何用?”

“如今这天下习武之人何止千千万万?凭借谷前辈、李玄几个绝顶高手,就是下定决心要荡涤这江湖中的龌龊与污秽,又能诛灭多少武者心中无视规则、践踏人命的本源之恶?”

“我之所以没有当众叫破谷前辈的戏码,无非是觉得谷前辈所作所为,虽有欺骗之嫌、却仍是不失侠义之本、不曾为达目的,便能不择手段,做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由此足见谷前辈用心良苦。”

谷念华听了顾凡这一番肺腑之言,原本还带着笑意的脸色也渐渐淡下,神色间反而多了几分唏嘘。

客房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两人尽皆静静地看着对方,没有出任何动静,唯有窗外大树上不间断的虫鸣,还证实着这是一个有声音存在的世界。

过了一会儿,谷念华从腰间摘下了一块木质令牌,以一道柔和的掌力送到了顾凡身旁。

顾凡下意识地接过令牌,定睛一看,上面刻着三个大字:玄木令!

而玄木令三个字下面还有四个蝇头小楷:风云客栈。

正是李玄随身携带的那块玄木令!

“前辈,这是……”

谷念华笑了笑:“这是给你的‘封口费’。你尽可用这块玄木令,换取老夫自有的神兵利器、武功绝艺。”

不等顾凡拒绝,谷念华接着感慨道:

“我自出谷来行走江湖的第一天,便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咱们习武之人,总是自命侠客,武侠武侠,自然是两不分家……”

“只是我所见到的那些武者,却很难称得上一个‘侠’字,他们平日里倒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可若是有什么好处,总是巴不得自己独享、甚至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可以毫无底线地出卖朋友,暗箭伤人。”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惘,一直在想,是不是大家习了武,便失去了原本质朴善良的本性,变得……变得比以前坏了?”

“后来我才明白,习武之人为了神兵丹药武功会大打出手、那些读书人为了争一个虚名便可对同行大泼脏水、平头百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视相处多年的邻里为生死大仇……不管你是否习武,人性之恶永远存在。只是或许这江湖将其中的一些恶又进一步放大了……所以大家竟觉得人拥有了凡的力量后,难免性情大变,骄横跋扈。”

“可我一直坚信,所谓的侠义之道是存在的,正是一些江湖上约定俗成的规矩与自遵守的道德准则,才让我们这群武人不至于变成择人而噬的猛兽。”

“顾少侠,你能够在今晚单独找上老夫,而非当时戳穿我所编织的谎言,足见你亦是心怀天下,谨记侠义之道的有识之士,既然如此,这个玄木令便是送与你,又有何妨?”

顾凡听罢,原本还有些迟疑的神色尽消,将玄木令郑重地塞到怀中,神色认真地说道:“谷前辈,尽管人性之恶一直存在,武者之弊亦难根除,可我却认为事物皆分两极,有坏处便有好处。”

“只要这江湖之上,仍有如同谷前辈、李大哥、沐兄弟这等谨守内心道德准则的武人……”

“那么武侠的精神,便不会消亡。”

(《紫砂壶与桂花糕》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