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莱县行,沮丧的家访(2 / 2)

加入书签

林皓阳又拿起了一头蒜,问道:“说说咱的案子,那车查的怎么样了?”

“没查!”荆辉解释道:“本来还打算让兄弟们分头下去查一下的,可我下午一琢磨,根本没法儿查!如果不是涉案的车辆,查了也是白查;如果有嫌疑呢?那事儿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人家肯定也不承认啊!怎么查?直接去问人家,认不认识国安局的局长和他的秘书?有没有在一个半月前请人家吃过饭?”说完,他沮丧的叹了一口气。

是啊,这个排查确实有难度,并且结果已经可以预知,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难道又一条线索就此中断了?林皓阳低头看着那半盆剥好的蒜瓣儿,问道:“哎?小天,咱剥这么多大蒜干吗?”

“嘿嘿……”罗小天嬉笑着应道:“我也没打算要这么多蒜啊!原来就想剥几个拌菜用,可你俩儿也过来剥,我听你们说的挺有意思,所以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哭笑不得?林皓阳看了看时间,吩咐道:“行了,时候也差不多了!小天进去准备晚饭,荆辉你给董打个电话,问问他走到哪儿了!”

林皓阳洗手回来的时候,荆辉向他汇报了工作:“子已经回市里了,先把那两个妹妹送回去,他马上就到!”

小餐厅里,荆辉和罗小天刚把几个菜端上桌,董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罗小天建议“喝两口、整两杯”,却出人预料的被大伙儿全票否决:真饿了!吃着饭,董向林皓阳汇报了他莱县之行的情况……

中午在镇上吃完了午饭,董带着两个女警返回了小村,可是孙冬梅家的门上依旧挂着大锁。董去了孙冬梅的邻居家,自称是滨城艺校的老师,到孙冬梅的家中家访。他们在邻居家一边等着孙冬梅的父母,一边向邻居询问了孙冬梅家的情况。

据孙冬梅的邻居介绍:孙冬梅的父亲是家中的独子,也是在村里出了名的大孝子!孙冬梅的爷爷、奶奶身体一直不好,多年以来都是孙冬梅的父亲赡养。在农村,赡养着两个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还要拉扯着一对子女,所以孙冬梅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是很好。

几年前,孙冬梅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虽然花费了两笔不菲的丧葬费用,可他们再也不用为每个月高额的医药费犯愁了,孙冬梅家中的状况渐渐开始有了好转。可是三年前,孙冬梅的哥哥结婚,为了让儿子体体面面的完婚,孙冬梅的父亲勒紧裤腰带,在镇上给儿子买了婚房,为此落下了不少的饥荒。

(饥荒:滨城农村的土语,就是欠债的意思。)

前年,自幼乖巧懂事又俊俏漂亮的孙冬梅考上了滨城市艺校,成了父母的荣耀。现在她父母依靠家中的几亩果园,一边还饥荒,一边供着孙冬梅读书,好在有国家的富民政策支持,所以她家的压力也不是很大,并且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正说着话,这户人家的电话响了,男主人接起电话后说了几句,就急匆匆的跑出了院门,片刻之后又跑了回来,拿起话筒告诉对方:“还没回来,家里没人,你晚上再打过来吧!”

挂上了电话,男主人告诉董:是孙冬梅的哥哥打来的电话,询问他父母是否在家。

董随口问道:“他为什么把电话打到这里啊?他往家打个电话,不就知道家里有没有人了嘛!”

邻居解释道:“哦,他家里没电话!每次他家闺女(孙冬梅)和小子(孙冬梅的哥哥)有事儿,都是在晚上把电话打到我这里,我再过去喊他爹妈来接电话!”

“哦!”董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可是……恩?董警觉了起来:孙冬梅的家里没有安装电话?那她父母是如何得到了她的住院消息?难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