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比箭(1 / 2)

加入书签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所谓“百步穿杨”,是指能在百步之外射穿选定的某一片杨柳叶子。其典故最早见于战国策#8226;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这些,徐茂公都知道。但他也知道古人在射箭上花样很多,谁知这窦家公主玩得又是哪一种,小心起见,徐茂公又问道:“那游戏的具体规则是什么?”

窦线娘指着前方的靶子道:“其实很简单,你我先各用五支箭,分别射向靶心,谁射得最多最准谁就赢了。如果五支箭内分不出胜负,就再加五支。怎么样,不难吧?”是不难,一般五支箭内她都没有对手。

徐茂公看着前方的靶子,这个靶子有点特别,因为它不是立在树下的,而是吊在树下的。这个靶子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木制的金钱,中间挖空的金钱眼就是靶心。一阵风吹来,这个大金钱还微微晃动,无疑,这更增加了射准的难度。

不过,窦线娘敢提出用这个比赛,自然是有必胜的把握。想到来这儿时听到的欢呼声,徐茂公更肯定自己的推测。

“徐将军不会怕了吧?”见徐茂公看着靶子若有所思,窦线娘笑着激将。身后的女兵配合着发出阵阵娇笑声。来不及喽!有些男人即使稍微聪明点,发现事情不对,也受不了被一帮女人小瞧,最后还是只能假装英雄。

徐茂公当然不会怕了,但既然非赢不可,他就必须把事情往自己有利的方面导:“茂公只是觉得这样射箭没什么新意。”

“所以呢?”窦线娘把他的这种说法理解成以进为退。

“我们换个比法,三箭定输赢。不过,不比百步穿杨,我们比连过金钱如何?”没想到徐茂公真说出另一种比法。

“连过金钱,那是什么?”窦线娘从未听过这种箭法。

见窦线娘似乎没听过这个名字,徐茂公稍稍放心,也是,他当初在瓦岗对王伯当和谢映登提到这种箭法时,连那两个神箭手也是闻所未闻。

“其实这种箭法共分三箭。每一箭射法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徐茂公介绍道。“第一箭。要射进钱眼。还要待住了。不能完全穿过去。这一箭叫做金鸡落架。”

窦线娘想了想。这和她平日练箭没什么两样。也就是百步穿杨换了个名字。只要手上拿捏住劲度。不把箭完全射出钱眼就行。嗯。没问题。“那第二箭呢?”

“第二箭要把第一箭顶出去。但不能完全出去。两只箭一头一尾都要待在钱眼里。这一箭地名字叫凤凰夺窝。”

窦线娘皱了下眉。这第二箭地准头比第一箭更不好掌握。

“有什么问题吗?”徐茂公明知故问。

“没有。第三箭呢?”不想示弱于人前。窦线娘接着问。

“第三箭就容易多了,它要把第一,二箭推出去,三箭同时穿过钱眼,所以叫连过金钱。怎么样,公主殿下,我们比还是不比?”徐茂公微笑,当然,不比更好,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离开了。

把徐茂公轻松的微笑当成轻视的表现,窦线娘不服气:“当然要比了。”她就不信这个人的箭法真能这么好,瓦岗军箭法出名的只有王伯当和谢映登,徐茂公是以足智多谋闻名的,对了,说不定就是这人看了王伯当他们练箭,照猫画虎来唬人的。

下了这样的推断,窦线娘放下心来:“我们谁先来?”

窦线娘不知道,瓦岗箭法最好的是王伯当和谢映登没错,但最先提出“连过金钱”这种箭法的人就是徐茂公。

徐茂公也并非突发奇想。事实上,最先提到“连过金钱”的人是他在现代的搭档傅云同。他和傅云同都是弓箭俱乐部的会员,然后有一天,傅云同在看古代小说时无意发现还有这一种箭法,爱玩的傅云同就在俱乐部广泛传播,结果他们俱乐部所有会员加老师,没一个能做到。

在来到瓦岗后,徐茂公看王伯当和谢映登每日练箭,便又提出了这个箭法,当然,他也只是闲着玩,王伯当和谢映登一听也来了兴致,一开始,他们也射不准,但这两位在弓箭上下的功夫可不是常人能比的。不几天,就被他们找到了窍门。

“我先来吧。”徐茂公说。自己的提议自然应该自己先来。

“请。”窦线娘把手中的弓箭递给他。对徐茂公的自告奋勇,她心中有点忐忑,这人在传言中应该是头脑好过身手啊,没听说他在箭法上也在行。

如果有瓦岗军的人在场,他们就会告诉勇安公主,徐军师确实是头脑好过身手,所以,他更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徐茂公弯弓搭箭,伯当说,射的时候不要用全力然后他松手,箭飞出去,正中靶心,吊在里面晃来晃去,金鸡落架!

鼓声响起,对真有本事的人,这些女兵也不会吝啬赞美。

徐茂公笑笑,把第二只箭搭到弓上,看着靶子,等到它不再晃动,映登说,第二箭比第一箭的力道还要收一下凤凰夺窝!然后一鼓作气,第三箭,要用全力连过金钱!

三箭连过,周围却都安静下来了,这个人箭法是真的好,女兵们担心地看向窦线娘,这次,公主不会真的输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