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制品(2 / 2)
而杨济在蕲口守备之际,也让士兵们做竹筒饭,好处自然是不需要炊具,吃起来也不需要碗碟,不足之处就是太浪费薪柴。
几十人或几百人倒无所谓,若是以千人为单位,例如兵力规模五千人的军营里,大家分散在营区各处生火烤竹筒的场景太美,让人不敢想象。
按照杨济的总结,烤是不行的,后来改进的办法就是蒸,可是这样就得带上炊具,违背了改善便携性的初衷,更别说若是要大规模推广,大军出征时每日消耗的竹筒就很可观。
若是提前准备,运送、存储这么多竹筒会加重后勤负担,如果是在宿营地附近现砍,万一野生的竹子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竹子该怎么办?
所以继食米饭之后,宇文温改良后勤的计划再次失败。
此是其二,接下来还有第三项,那就是水壶。
宇文温一边吃竹筒饭,一边看着手里拿着的竹水壶,这竹筒做的水壶是杨济交给他的,为西阳城工坊里的试作品,小范围给士兵试用,然后收集各种意见。
水壶自然是用来装水,这竹水壶是作为士兵的携行水具“研”的,目的就是让士兵能随时喝到水。
行军打仗断粮数日还能忍,断水可就忍不了,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士兵不光宿营时需要喝水,作战时也需要喝水。
双方大军对阵,一场仗可以从早上打到下午,列阵的士兵身着铠甲忍受日晒加上心情紧张,会不停的出汗,口渴难耐却没机会回营或者去河边、池塘边喝水,这时候随身携带的水具就很重要。
即便是热兵器时代,军用水壶对于士兵来说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宇文温的“新思维”就是要把水壶制式化,那么选材成了关键。
这个时代装水的携行具,一般是皮水囊或者竹筒,要么就是葫芦,无论哪种都有优缺点。
皮水囊用羊皮或牛皮、猪皮缝制,内胆用膀胱,若是在牛羊成群的草原上制作倒是方便,可在江南地域大规模制作那么造价降不下来。
葫芦小规模使用可以,数千人的军队那得要多少葫芦?基于省钱的目的,宇文温选择用竹筒作为士兵的携行水具,竹水壶坚固不宜损坏,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唯一的问题是用久了会长霉或者渗水。
而他手上拿着的竹水壶,其内壁就已经严重霉。
渗水还好说,长霉了还拿来装水,喝到肚子里天知道会生出什么病来,所以长霉的竹筒要么清洗要么换掉,而宇文温的想法是做出耐用的竹水壶,成为“制式装备”。
为了解决长霉的问题,采用的方案就是装内胆,比如玻璃瓶内胆、锡瓶内胆,和竹筒之间的缝隙处填塞木屑作为缓冲。
科技含量很高,但是这种竹水壶的制作成本也很高,还不如等竹水壶内壁霉后直接换个新的。
新思维接二连三失败,宇文温有些气馁,不过他无所谓,如今作壁上观闲得无聊,正好找事情来做。
江南竹子多,竹制品可以玩出许多花样,食食品和携行水具,无论如何都要有突破,只要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什么想法都要尝试。
想到这里,面前的竹筒已经空荡荡,宇文温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唇:“张鱼,再来一根竹筒饭!”(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