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整装待发(1 / 2)

加入书签

 伙夫其实并不是没有战斗力的,这在抗战时期里尤为凸显,往往士兵们都骨瘦如柴,而干伙夫的却都各个油光满面,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了,除非部队里是一粒米都没有了,否则就是饿死谁也不会把伙夫饿死的。』

另外放下了枪的步兵同手里拿着饭勺的伙夫干架,可能三个步兵都干不过一个手里有“趁手家伙”的伙夫,想抢伙夫手里的饭勺子多吃多占,这种情况在部队里不是没有生过,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说有成功的,当然了,群殴造反不算。

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炊事班通知士兵们开饭的时候是直接把带着拎手的大铁盆往地上一放,大饭勺子敲两下就算是开盛了,一人一勺子饭再加上半勺子盐水或者是咸菜汤,饭基本以杂粮饭为主,没有什么所谓的副食,米饭还不一定是干净的,经常会吃到里面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苦中作乐的官兵经常把这戏称为“八宝饭”。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对的伙食标准泛起那么一丝的同情之心,但是就这点可怜的标准大多数时候都是难以贯彻落实的。

拿主食来说,虽然国民政府军政部规定每名士兵每天是三顿饭9两米,但是实际在抗战时期士兵一般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饭而已,上午和下午各一顿,也就是说一天只有6两米可以果腹,只有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以及后方最受国民政府重视的黄埔军校学员,一天才能吃到三顿饭,其中第五军还是老蒋亲自下令必须一天吃三顿饭,这才得以被贯彻执行,付智勇的新一团已经算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了。

再来说说副食这块,前面已经说了,部队在情况好的时候大家都有青菜和萝卜吃,那可真是实打实的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一点油腥都不带沾的,因为伙夫手里压根就没有油!偶尔能搞到一小块猪油,每次炒菜时也就在锅里擦上那么一圈也就可以了,就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更多的时候只能是盐水煮菜,放到现在的今天就是标准的减肥餐。

一个国家赖以倚仗的军队就吃这些玩应,你能想象当年我们爷爷辈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同体格精壮的小鬼子精锐死磕到底的吗?

由于受到环境所迫,士兵们基本上只能将有啥吃啥的精神挥到极致,比如驻扎云贵一带的部队就明出把芭蕉的根儿剁成小块放在水里泡上三天,再切成丝儿炒着吃,说句不好听的,这在我们看来就是纯纯的黑暗料理,但是在当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这真的就是许多士兵每餐唯一的一道副食菜,你不吃,有的是人抢着吃都未必吃的到呢。

在一线作战的士兵伙食只有两种选择,先是由士兵们自己随身携带的应急口粮,二战时期几乎所有参战国家军队的应急口粮都是牛肉罐头,然而绝大多数士兵一辈子连牛肉罐头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到过,他们在战时的应急伙食一般就是北方农民常吃的那种杂粮大饼,再有就是小学课本里经常会出现的炒面,一块杂粮大饼或者一撮炒面,再有就是随身携带的咸菜,这就是一顿饭了。

然而应急口粮为了便于士兵们携带,往往一般只有两三天的伙食量,战争一打起来就是没日没夜的,只靠士兵们自己随身携带的口粮哪能支撑的下去,所以只能是后方的伙夫们烧好了饭,再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强行送上前线去。

但是日本空军的威胁异常强大,日本6军的炮火又极为猛烈,大白天要想送饭到阵地上让士兵们吃口热乎的基本上没有可能性,所以一般情况下伙夫们也就是趁着黄昏送上去一次饭,这样算下来士兵们一天就只能吃上一顿饭了,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因为最起码士兵们还能战时偷闲吃口东西。

在关键地域的一线作战部队,往往都是时刻处于激战的情况下,部队后方几乎都会被日军的炮火完全覆盖,日军他们的目的就是进最大可能切断坚守阵地的部队后方的补给通道,弹药、粮食、药品等等尽最大力量阻止它们被运送到阵地上,而阵地上的伤兵也被阻拦在阵地上不让其轻易的被撤下去治疗,时间一长防御阵地上弹药物资匮乏,再加上惨叫连天的满地伤兵,这对一支部队的士气打击可是非常大的,有时候这种心理战会比真刀真枪更能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这种战术在日军以后同美军的作战中不止一次的挥了重要的作用,严重迟滞了美军的进攻步伐,对一线作战部队的士气打击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再让炊事班的伙夫送饭到前线阵地上就算是不要命的,也根本就冲不上去,比如著名的万家岭战役,高低起伏的山岗沟壑间到处都是激战的双方部队士兵,伙夫们几乎都是趴着一点点前进的,一顿饭送上去往往就要一两天的时间,做好的饭等放到了士兵手里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哦不霉变质的,但是就是这样,一线作战的士兵依然会对冒死给他们送饭吃的伙夫们心怀感激,毕竟这些勇敢的火头军兄弟为了给他们送上一顿饭,往往要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