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流言(2 / 2)

加入书签

不错,这话的确是在木槿生产前就风闻了――白姨娘想让人信这个流言,自然就得在木槿生产前传播这个流言,要不然等生了,人们短期内就不会信了,除非木槿连生几个女儿才会信,那自然不是她想要的,她是想从现在起,就让木槿日子不好过,不想让木槿再过几年好日子,别怪她这样加害木槿,谁让木槿拿走了德昭县主的嫁妆呢,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她都恨死周木槿那死丫头了,有收拾她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

其实就是现在,汪姨娘都不太信这个流言,因为她觉得这是个局,传这个流言的人故意这样说的,到时要是木槿生的是儿子,流言自然不攻自破,也不会有人信了,但要生的是女孩呢,他们就能说,这个流言是真的,临江王妃果然命中无子,到时就能中伤临江王妃了,也不知道是谁对临江王妃有这么大的敌意,发这种流言,不过不管是谁发的吧,反正对她有好处就行,她也就懒得管了。

“可是这跟瑛丫头退亲有什么关系呢?”张三老爷不明白地问。

汪姨娘忙道:“老爷,这临江王妃既然命中无子,那临江王爷极有可能会休了她的,所以瑛丫头就想着,她想试试有没有这个机会嫁给临江王爷,就算没有,到时临江王爷既然休了周王妃这个他喜欢的王妃,再娶的不一定就是喜欢的了,既然不是喜欢的,到时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不纳妾了,只要他开始纳妾,那样,就算瑛丫头身份不行,嫁不了她表哥,给她表哥做个侧妃庶妃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这样,岂不是比嫁那个商贾之子有面子多了?”

张三老爷听了汪姨娘的话,这才明白为什么一听说这个流言,汪姨娘就特特地跑来跟自己说,想将张瑛的亲事退掉了,原来却是存着这个打算。

只是,张瑛要嫁赵,的确让他有面子多了,但是面子又不能当饭吃啊,这赵一个远支郡王,收入不多,到时能给张瑛多少聘礼呢?而张瑛眼下嫁的这个商贾之子,聘礼给的可不少啊。

在面子和实实在在的钞票之间衡量了下,嗜钱如命的张三老爷当下便道:“那都是瑛丫头自己的设想,能不能实现还说不一定呢,万一到时嫁不了她表哥,这门亲事又退了,再找一门像这家这样钱多的可难,所以还是算了吧,别折腾了。”

汪姨娘一看张三老爷不愿意就急了,她到底是张瑛的生母,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嫁那样的人,不过她注意到刚开始提的时候张三老爷明显有些心动,但不大会儿又不愿意了,想到张三老爷嗜财如命的性格,便想着他是不是担心退亲要还聘礼的事,于是当下便道:“老爷是不是担心退亲没钱还聘礼?那要不让太太先用私房垫一垫?瑛丫头说了,只要她嫁到了临江王府,到时一定连本带利还给太太,绝不会让太太吃亏的。至于老爷担心这事不成,瑛丫头找不到比这家更好的亲事,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京中多少富商,都指望着找个有门第的姑娘改换门庭呢,咱们家姑娘不愁嫁。”

张三老爷看汪姨娘以为他担心的是这个,不由皱眉,不想继续跟汪姨娘扯皮,便不再兜圈子了,直接跟汪姨娘道:“一个不被天家看重的远支郡王,一年到头就只有那点死俸禄和官庄收入,能有几个钱?哪有现在这家商贾钱多?所以这事别提了。”

汪姨娘看张三老爷是因为嫌钱少,所以才不想把女儿嫁赵,便不由道:“谁说远支郡王就没钱的,这些王府,再远支,看在人家的地位上,也有的是人送孝敬,谁会守着俸禄过日子啊。眼下就有个现成的例子,老爷您看昌平王爷不也是远支宗室吗?家里不照样豪富?您外甥像昌平王府的人一样,也不是那种乱花钱的人,以后也是能越来越富贵的,到时还会少得了老爷您的孝敬?再说了,要是瑛丫头是临江王妃,凭着这层关系,还怕没人给您这个岳父送孝敬?”

这话倒是真的,张三老爷听了汪姨娘这话,便再一次心动起来。

现在他虽是平王和临江郡王的舅舅,但到底隔了一层,来给他送孝敬的虽然也有,但不多,但他要是临江王爷的岳父,那关系更亲密一点,那就不一样了,想来送孝敬的会有不少,然后再加上赵给的,就算不及瑛丫头眼下这门亲事给的多,但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了,更重要的是,这门亲事就体面多了,可完全不是眼下这门亲事能比的。

张三老爷虽然心动了,但还是有些犹豫地道:“但就怕赵不想娶瑛丫头,那就白忙活了。”

汪姨娘道:“就算不娶,让他纳为妾总是行的,反正王府姬妾名额众多,多瑛丫头一个又算得了什么,他没道理这样小气的,现在是因为临江王妃嫉妒,不让他纳,等休了她,婢妾却不相信,王爷还不愿意纳妾的,天下哪有不偷腥的猫呢?再说咱们瑛丫头又不丑。”

这一番话,张三老爷是完全心动了,于是当下便道:“你说的倒不错,那成,这样,我去跟太太商量下,看看她能不能先用私房垫下,将那聘礼退了。”

汪姨娘看张三老爷同意了,不由大喜,当下笑得像朵花似的,道:“只要您说瑛丫头将来会连本带利还给她,太太肯定愿意的。其实要婢妾说,就算退亲,男方为了攀上咱们家,也不一定会要咱们的聘礼的。”

张三老爷听了汪姨娘的话,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的,当下不由摸着胡子,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错。”

明明说动了张三老爷,照理说这事就是十拿九稳的了,但很可惜还是失败了――说动了张三老爷,但很可惜,张三老爷却没能说动张三夫人。

张三老爷也动心了,但张三夫人却不同意退亲,更不同意拿私房退聘礼,哪怕张三老爷说,到时会连本带息还她,她都不为所动――哼,她的钱都是要给儿子的,怎么可能给张瑛,不说张瑛画的那大饼能不能实现了,就算真实现了,她也不愿意,因为她才不愿意看张瑛过的好呢,免得到时张三老爷看在张瑛混的好的份上,又对汪姨娘好了,那就是自己不想看到的了;而要张瑛没达成愿望,那她的钱就白给了,那她自然更不愿意了。

既然无论张瑛能不能嫁赵,对她都没好处,那她怎么可能同意呢?

要说张三夫人没反对前,张三老爷虽然同意汪姨娘的提议,那还是犹犹豫豫的,但这会儿看张三夫人一反对,人大概有逆反心理,让他反而越想越觉得汪姨娘母女的合计很好,越想退了这门亲事,将张瑛嫁给赵了,于是当下看张三夫人推推脱脱的,就是不肯拿银子出来,于是便吹胡子瞪眼地道:“这都是为了家族昌盛发达,将来对咱们儿子也有好处,再说了,又不会不还你的钱,你推脱个什么?”

张三夫人暗道说什么对她儿子有好处,哼,张瑛要真发达了,只怕会伙同她姨娘,第一个对付的就是她了,还会帮她的儿子才怪了,但她看张三老爷生气了,也有点害怕,她不敢跟张三老爷对着干,但也实在不想出这笔钱,于是想了想,便道:“老爷,这事好歹再等等,外甥既然那么喜欢周氏,我就不相信他知道京中有这样的流言,没个反应,要是没什么反应,那说明外甥可能不喜欢周氏了,可能会休妻,到时再谈瑛丫头的事不迟,但要有反应,好比生气了,追究放这个流言的人的责任,您说,如果他是这样一个反应,咱们还跑去说他王妃命中无子,让他娶咱们瑛丫头,这不是往刀口上撞,到时要让他找咱们家麻烦吗?所以妾身便想着,好歹再等等,看看外甥是个什么反应再提这事不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