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私塾对策(上)(2 / 2)

加入书签

“这位是张——”汤大龙刚想向他介绍张天和。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想必这位就是张天和,张大队长吧?”刘伯度笑着打断了他的话。

三人一听,俱是一愣,没想到,人家已经猜出来了。

“正是在下,先生一向可好,天和这厢有礼了。今日前来拜访,多有唐突,还望恕罪!”

“张队长不必客气,久闻张队长的威名,今日幸得一见,三生有幸!”刘伯度笑着说,“三位请随我到寒舍一叙。”

汤大龙和李思哲一看,今天,这刘先生也不像上次那样摆那么大的架子了,都觉得有点奇怪。

一行四人来到刘度家的门前,张天和让汤大龙和李思哲把带来的礼物献上,这刘先生也没客气,照单全收了。

张天和就对汤大龙和李思哲说:“你们俩出去溜达溜达去,我与刘先生单独谈话。”

“是!”二人就去外面溜达去了。

张天和一看刘先生的房屋就是一个草堂,虽然简朴,却很干净整洁,窗户开着,阵阵清风,从外面吹进,却也令人心情舒畅。

刘伯度给张天和泡了杯茶,二人分宾主落座。

“久闻先生乃当代高士,饱读经史,腹有良谋,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略,天和今日前来,专门聆听您的教诲,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张天和先说道。

“张队长,您说笑了,在下充其量不过一私塾先生,岂敢在您面前妄谈国家大事?”刘伯度谦道。

“先生不必过谦,我听说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往往一些真正的高人,都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张天和说,“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躬耕于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有了他的辅佐,刘备才得已建立西蜀,三分天下有其一,天和不才,不敢自比古人,但是,我泱泱大国接连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如今更是土匪横行,民不聊生,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想每一位有志的中国人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张大队长忧国忧民之心,令在下肃然起敬,”刘伯度说,“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斗胆,在张大队长面前,多说几句了。”

“先生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好,我们先说,当今大的形势,自从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连连入侵,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次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于是,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时,中国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国的地位,赔款两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开放四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

“真乃国之大辱!”张天和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叹。

“不错,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炎黄子孙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侮辱,”刘伯度说,“这样的国耻,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铭记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