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总角之交(2 / 2)

加入书签

“周瑜识人,有见识。”杜立嗣赞叹道。

“是的,不过,孙策也没有亏待周瑜,他特地为周瑜设置了一个建威中郎将的职务,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从此,周瑜成了孙策军中的二把手。也就在这一年,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顺利的攻克了皖城,皖城东郊乔国老有两个女儿,大乔,小乔,二女都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之姿,孙策和周瑜听说此二女不但貌美,而且很有才学,于是二人登门向乔国老提亲,乔国老素闻二人是少年英雄,江东才俊,于是,也就答应了他们的亲事,于是孙策迎娶大乔,周瑜迎娶小乔,美女配豪杰也就成了三国时期的一段佳话,至此,二人不但是好兄弟,而且是连襟,关系又更近了一层。”

“美女爱英雄,此话说得果然不错。”杜立嗣说。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孙策正准备北伐中原,迎取汉献帝,一次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刺客一箭射中面门,箭头有毒,射得很深,医者说伤得很重,需要静心疗养,百日内不可动气,否则箭疮复发,性命堪忧,但是,孙策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他先是怒杀了一名行善积德的老先生,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妖言惑众,后得知曹操大军要南下,他气属下瞒而不报,硬是要逞强带兵前去征讨,当他骑上马时,结果箭疮迸裂,他也死于非命,年仅二十六岁,他临死前,把大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并留下了十四字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周瑜在他心目中的军事地位。”

“真是天妒英才!”杜立嗣叹了一口气说。

“孙策死后,孙权提领江东,年仅十八岁,又是周瑜带头向孙权行臣子礼,文武百官看周瑜如此对待孙权,这才纷纷下跪,奉孙权为尊,或许是为感念孙策的恩情,张昭与周瑜,一文一武尽心尽力辅助孙权,孙权也是不负众望,赤壁之战,老将黄盖献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瞒过曹操,采用火攻,结果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周瑜一战成名,名满天下。从而,奠定了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周瑜之用兵不输于战国名将白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杜立嗣赞叹说。

“后来,曹操退往北方,临行前,密授南郡守将曹仁锦囊妙计,周瑜与诸葛亮有约在先,诸葛亮让他先去取南郡,如若一个月内拿不下南郡,那么就要让刘备他们去取,周瑜急于拿下南郡,率军偷袭,结果误中了曹仁的埋伏,被乱箭射中,箭头也有毒,他身受重伤,后来,诸葛亮三气周瑜,终于,气得他箭疮复发,死在巴丘,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也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他死得早,说不定孙权还能一统天下。”杜立嗣说。

“这也难说,周瑜一生辅助江东,他先是帮助孙策开创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帮孙权发展壮大,鞠躬尽瘁,周瑜死时,孙权亲自为之披麻戴孝,称赞他有王佐之才。虽然说周瑜英年早逝,但是他儒雅的风度,过人的胆略,早已赢得天下人的景仰,他与孙策的君臣情缘,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更是显得难能可贵,正是在周瑜的支持与追随下,孙策才得以一举击败刘繇,奠定了一统江东的百年基业。孙策与周瑜初见时不输于曹操和郭嘉,他们君臣联手跃马扬鞭,驰骋疆场,争夺天下时,不输于刘关张,孙策意外中箭身亡,临危托孤于周瑜时,也不输于刘备与诸葛亮,因此,孙策与周瑜这对总角之交,名垂青史,传为佳话,值得我们后人好好学习。”

“兄弟,你可真是博学多才,听你这么一说,想想我之前的所作所为,比起孙策周瑜兄弟二人,我更是觉得汗颜,无地自容呀啊,”杜立嗣说,“你放心,从今以后,我们兄弟俩同心同德,患难与共,效仿他们古人,做一对同生共死的弟兄。”

“大哥,你说得是真心话吗?”张天和问。

“兄弟,那肯定是真心的,你就放心吧,从今往后,你就看哥哥我的表现吧。”杜立嗣说。

“真如兄长所言,那就太好了,”张天和说,“红马坎的任占标联合日本宪兵队,正准备拿我们开刀,你可要小心在意哈。”

“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没什么了不起,他要是敢找你的麻烦,你和我说,看我不揍扁他。”杜立嗣说。

“大哥,任占标已经今非昔比,你千万不要大意了。”张天和提醒他说。

“他真有那么厉害吗?有机会,我定要会会他。”杜立嗣不服气的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