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月修得同把盏(1 / 2)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转瞬即逝。齐默来到古城住下,时间已经过了1oo天开外了。
在此期间,齐默每日都要在这山上与古城之间两处奔忙。
黄花山位于古城之南,与古称阆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的锦屏山东西相伴,与阆中古城相隔嘉陵江两岸遥遥相望。
山上有与古城风水一脉相连的奎星楼,该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又名魁星阁。该楼在数百年中曾历次重建,在“文革”中也曾遭拆毁,于1988年又再次重建。重建的现楼高36米,为四层结构的琉璃瓦高楼,并配置了四合院落。登奎星楼环顾四野,观云山四合升腾,雄伟壮丽,望脚下碧流行舟,波光照影,颇有如在画中之感。
在这1oo多天里,在并没有刻意地控制下,齐默的“耳疾”没有再行复。在这一处红尘中的静土,与繁华一江之隔的黄花山上,在这一方清幽旷远、淡泊宁静的道观后院的小院里,从小命运多舛的齐默,耳根终于得到了难得的“清静”。
可是,虽然耳朵清静了,可齐默的腿脚和大脑却也不能闲着。
每一天,从卯时开始,齐默要或背或挑着货担送到山下江对岸古城的小店里,再赶回山上来听大师傅的早课,来回得花一个时辰的时间。
听课后吃完早餐再下山到古城的小店里帮着二师傅跑堂。
中午用过午膳后有一个时辰,大师傅和二师傅都要修持,齐默可以忙里偷闲。
下午店里的客人不多的时候,齐默可以回到山上,学习领会大师傅布置的各种典籍,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十天半月还得随着大师傅自酿压酒一回。
每一天傍晚和第二天寅时,是齐默标准的掌磨“总监”和“搅和”大臣的时间。不过很快地,齐默就全盘接管了二师傅制作凉粉的全套工序和手艺,二师傅再也不用在晚上赶回山上,而是每天都住在店里,等着齐默第二天早早地送货到店里就成。
在这期间,齐默利用中午两位师傅都要“打坐修持”(其实在齐默的理解里就是老人家要睡午觉的时间到了,反正齐默当时就是这样想地)的时间,自己有一个时辰的闲L机会,把大师傅常住的道观和周围的山山水水以及阆中有名的和没有名的地方都饱览了一遍。
齐默的大师傅所在的这处道观并没有在阆中最有名的锦屏山上,而是旁侧黄花山上的一处次峰上,与主峰上的奎星楼遥相呼应。站在齐默所居住的道观后院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临窗凭栏就可以望见侧方主峰更高处的奎星楼,还能远眺嘉陵江对岸的古城。
道观的规模不算大,香火也算不上鼎盛,可是在齐默眼里,原本并不高高在上的大师傅的形象顿时高大上了不少。
原因无他,因为齐默现他的大师傅竟然就是这所道观的观主,道观里的小道士们对他这位不算道家人的观主的徒弟也是客气万分、尊敬有加。虽然道观里小道士们不多,全观上下数下来也就二三十人而已,不过齐默已经觉得他的大师傅很牛比轰轰了,难怪在风光最好的道观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而自己也因此才能住在这里。
其实道观的建筑原则和平面布局都与俗世的宫殿建筑相近似,只是规模要小上不少,并且在装饰和室内摆设上带有自己的宗教属性罢了。齐默在这道观里除了喜欢那个小院以外,最爱登高望远的地方就是观内呈对称伫立的钟楼和鼓楼。
齐默隔三岔五地就会爬到上面去呆着,白天有时越过嘉陵江远眺古城,晚上有时把这里做为最好的观星之处。
至于阆中后来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像华光楼、清真寺、福音堂、大佛寺、状元洞、锦屏山、圆觉寺、天宫院、汉桓侯祠、川北道贡院、巴巴寺、玉台山石塔、永安寺、老观古镇、五龙庙、观音寺等等地方,精力旺盛的齐默也趁着每天二师傅早早卖完当天的凉粉,关店休息的时候,都一一领略了一番。
那时这些地方还没大搞旅游开接待,既保持了原汁原味,还基本上不要什么门票,而且比现在更能近距离地接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