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研发的难度(1 / 2)

加入书签

 研发的初期总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大量的基础项目一项一项的被攻克,如光电探头,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等,但随着研发的深入,难度的加大,研发的进度自然而然的慢了下来,各种问题和结症也都暴露出来。

材料的不合格,设计理念的冲突,思路上的混肴,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出现在李儒晋和研发人员的眼前,李儒晋作为研发工作的总调度人,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不断的抽调人手,集中科研力量,对一个个拦路虎发动了科技攻关。

在总体的研究上保持齐头并进的进度,既不让那个项目过度的超前,也不会让那个项目拖住整体研发的后腿。

时间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的流失,大文帝国的夏天已经结束。

当第一片属于秋天的落叶飘下时,秋季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整个联动机床的研发项目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不间断的研发工作。

这两个月的努力不是白费的,整个研发过程已经过半,但李儒晋很清楚,这两个月的努力只是为后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联动机床的研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量是极为庞大的,研发周期也是漫长的,如果能在两年内做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联动机床就算是上天大发慈悲了。

研发的成果是丰硕的,虽然有些技术暂时还运用不到联动机床上,但解决大文帝国正在使用的机床上的问题是毫不费力的。

例如重型巡洋舰上305舰炮的炮管制造问题,虽然305口径炮管的技术难度已经被大文帝国的科学家所攻破,但成品率一直是控绕大文帝国科学家的一个难题。

20的成品率,当相关的工作人员把这个数值汇报给李儒晋时,自己都觉得有点脸红,太低了,李儒晋亲自带领相关的科技人员,去了现场。

305舰炮为50倍径,就是说炮管的长度为15米多一点,炮管外径为500毫米,简单的说就是在一根15米长,直径为500毫米的钢柱上钻一个305毫米的洞。

要只是钻一个洞,难度不是太大,关键这是炮管,前后内壁公差不能超过3毫米,这个难度就上去了,而且是上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在15米长的炮管钢上钻洞,而且公差不能超过3毫米,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大文帝国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前前后后花费的资金超过了几十亿。

难题被攻克了,但这个成品率上不去,再一次困扰着大文帝国的科学家,炮管钢本身就制造不易,成本较高,废品太多,大文帝国承受不起啊!

李儒晋和他的工作小组到现场后,先了解一下整个炮管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前世的差不多,都是先开个小孔,然后逐步扩大,最后达到设计的尺寸。

前面的都没什么问题,就是最后几道工序,这个公差值就是下不去,其实原因已经找出来,一个是钻头在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总会有一些晃动。要知道一根几米长的钻头在旋转时,出现几毫米的误差是很正常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