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怡情馆(2 / 2)

加入书签

与林羽之众人的悠闲时光正好相反的是,朝中的官员们很忙碌。

消息总是传的很快,政治上敏感的人太多。

今科乡试考题“不违农时”,为专修《孟子》的今科顺天府乡试副主考官、礼部尚书朱彦成所提的揣测和议论最多,众人的苗头和视线纷纷对准了这个乡试副主考,朱彦成成了妥妥的“背锅侠”!

可怜他现在还在贡院批阅试卷,“桂榜”未公布前,这些个主副考官、同考官们是不能离开贡院的,消息闭塞啊!

而另一题“必得其寿”,却被众人将“谄媚小人”的帽子戴在了高季文的头上!

两位考官被蒙在鼓里,不知实情的考官们则更加忙碌,数千近万份的考卷,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很多的试卷若相差不大,又是全凭个人主观判断,落卷的又要略点评两句,这份幸苦差事争到手,却实实在在得付出辛劳,想从中挖到可造之才,也须慧眼识珠。

如此,也就更加不知道外面对于他二人的奏折,已经堆到荣景帝玉案上了。

养心殿中,空气清新凉爽,荣景帝对着玉案上的一堆奏折却来了火气。

拿了一本翻开“圣上承继帝位,勤政爱民,然士为农之首,士绅稳,则农事平,赋税徭役应时不误,升斗小民,田少者可据租士绅土地耕种,辛勤劳作,终有所得。”,荣景帝丢开一本再看,依然是这些陈腔烂调。

仅仅只是一道乡试考题,下面的这些官员们就坐不住了,纷纷上折子,旁敲侧击的有之,试探究底的有之,劝诫规导的有之,总之就是赞同者了了。

直隶巡抚李维钧曾上奏折,提出取消“人头税”,而改为“据田计税”的赋役提议,同时建议取消儒户、宦户,限制绅衿特权,此利民之策如施行,则会成为赋税史上的重大革新。

父皇一朝后期,士坤土地兼并严重,“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又造成大量的流民四散,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为难,定税以亩,检核为易”,而“丈地计赋,丁随田定”,即实行“据田计税”之法,通过采用赋役合一的办法来消除前弊。父皇在位时已有先例,并饬令各省奉行,但又因父皇治下宽和,自下并未切实执行。

此条陈自己一直留中未做最终的裁夺,就是观之时机未到。今次借高季文一题,何尝不是对朝臣的一种试探!其结果便如玉案上的奏折一般!

“皇上,不如休息休息再批吧!您都批了两个时辰的折子了,用点参汤吧。”常全做为荣景帝的心腹总管太监,对皇上的龙体是要负责任的,有规劝之责。

“罢了,朕去冯美人处坐坐吧!昨儿个听说她身体略有不适,去看看!”荣景帝起身说道。

“是!”

“皇上摆驾毓庆宫!”常全唱和道。

......

泰国胸最女主播衣服都快包不住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ei222(长按三秒复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