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把领导当颗蒜(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赵副厂长压了压火,换了一个方式:“厂里也有厂里的考虑,摩托车生产出来能不能顺利的打开销路,现在谁也不好说,本省市场对厂子十分关键,独家经销权不能随便给,如果不是独家经销,厂里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但独家不能给。”

林河无所谓道:“那就算了,我去投奔私企吧!”

赵副厂长脸就黑了,这特么的还怎么谈?

没法谈了。

简直油盐不浸,一点好话听不进去。

还特么的大学生呢,一点觉悟没有。

将林河赶出去,赵副厂长生了一会闷气,只得去给张厂长汇报情况。

然后,领导们继续碰头讨论。

商量一阵,眼看谈不妥,干脆把林河叫上来参加碰头会。

面对一干威严的厂领导,他也毫不怯场,该怼就怼。

几个厂领导被他怼的有点下不来台,心里不爽的很。

张振国难得没开声,眼看谈不下去,才清了清嗓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林河:“你设计的摩托车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生产出来能不能卖出去还是未知数,厂里要考虑两千多职工的生计,万一外省销路打不开,本省市场将是厂子最后的出路。”

林河不客气道:“以这款摩托车的性能,要是还打不开市场,我觉的厂里的销售部门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全部下放到农村去劳动改造,换点有能力的上来。”

张振国也被怼的无语了。

这特么说的好像有道理!

主管销售的赵副厂长差点吐口老血。

简直太放肆了!

眼看没法谈了,张厂长让林河走人,领导们继续扯犊子。

还没讨论出结果呢,厂办的人敲门进来汇报新情况:“厂长,刚接到厅里的电话,市里有位领导听说厂子造出了摩托车发动机,要来参观一下。”

嚯嚯!

会开不下去了。

领导们连忙问情况,然后迅速准备迎接领导来视察。

林河也被厂办叫来,安排一堆任务。

主要是考虑到万一领导问起发动机试制的有关事情,其他人要是答不上来就扯了,让他跟着以策万全,林河没意见,该配合工作的时候他还是很配合的。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

三辆车开到厂子东大门,打头一辆奥迪100,跟桑塔纳长一个B样,后面跟一辆桑塔纳和一辆绿皮吉普车,七八位领导下了车,和等在东门迎接的厂领导握手。

简单交流了下,一行人又上车,没去行政大楼,直奔车间。

林河没资格去门口迎接,和一干分厂车间领导在车间等候。

正无聊时,门口有人喊:“来了来了!”

于是呼啦一声,大家纷纷站好。

过不多时,就见一群二三十人簇拥着进了车间。

林河一瞧,嚯,只见为首一人方面阔耳,印堂发紫,贵不可言!

这张脸不要太熟悉!

张厂长亲自担任讲解员,给领导介绍着摆在车间架子上看着还有点简陋的发动机,还让人打着火,突突了两声,冒了股烟,证明自制发动机的真实性。

领导看的频频点头,末了问句:“这发动机谁设计的?”

张振国忙叫过林河:“这是我们总工程师林河,这款发动机是他设计的。”

领导一瞧,嚯,好年轻的总工程师,于是笑着点头:“年轻有为啊!”

一干领导纷纷称赞,都挺惊讶。

二十岁出头的总工程师,确实比较少见。

领导显然不是一无所知,问:“你这发动机是你独立设计的吗?”

林河点头:“是的!”

领导又问:“有没有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林河回答:“借鉴了铃木的思路。”

这个没法否认,迟早会被人发现。

领导想了一下:“咱们好像还没和铃木合资生产摩托车吧?”

一干领导点头,确实没有。

林河答道:“我是研究了铃木的发动机逆向设计的。”

领导这回也惊讶了,之前说年轻有为就是个口头禅,这会才是真的表扬:“不错,果真是年轻有为啊,咱们现在就缺这样的技术开发人员,这样的技术人才就应该提拔。”

大家纷纷点头,充分领会领导的指示精神。

逆向研发有多困难,领导们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也知道一点。

一个小年轻,能逆向研发设计出一款比较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确实有两把刷子。

领导问了几个问题,林河都认真回答。

还没忘了给张厂长表功。

张厂长听了很高兴,这小子觉悟也不差嘛!

领导很是满意,看完发动机,又去看了看其他车间,听取了厂领导关于试制发动机的过程汇报后,很是表扬了一番,然后直接离开了,没去行政楼。

把领导们送走,厂领导回来开碰头会。

报告打上去了,领导专程来视察,看样子还挺满意。

领导满意,那剩下的就是尽快造出摩托车。

现在唯一的麻烦在林河这里。

又扯了三天皮,厂领导坐不住了。

领导们碰头讨论了半天,主管生产的郑副厂长忍不住了:“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我觉的林河说的有道理,按照这款摩托车的性能和外观,如果不能打开市场,我们的销售部门确实应该换人了,与其在这里扯皮,还不如早点想想怎么发展经销商。”

“我赞同高厂长的意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