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寄居张府(上)(1 / 2)
一日三更,燕歌用诚意感动书友,求票求收藏!
段灵狐、秦起策马转圈飞驰,以轮射之法奔射三圈,无一脱靶。
耿精忠目驰神往,高声赞道:“好!”
李贤齐以为杨亮一时技痒,也会下场演示一二,却不料杨亮淡淡道:“某是山野粗鄙的技艺,那里赶得上将门家传的骑射。”
杨亮瞧李贤齐神色恭谨,毫无得意矜夸之色,赞道:“李小郎的箭术已经登堂入室,只是身体还未长成,弓力不够,擒熊多向李贤齐学学,瞧瞧人家这份沉稳。”
耿精忠爽朗笑道:“杨叔,今晚就在府中为几位设宴接风。”
耿精忠带几位少年从前院较场进了靠北的碧桃院,几树扶疏的枝干上,花苞点点,桃花树下放置了几块大小不一的青石,就是天然的石桌石凳。\
“较场北边那排房屋,原是军士居住的地方,有处侧门通大街,旁边就是马厩。碧桃院靠大街,虽有点吵闹,不过有这几树桃花,绽放时倒也雅致,兄弟们可以赏着桃花喝酒。”耿精忠笑道。
李贤齐想到那首《桃花庵歌》,诗情勃发,不觉吟出声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谁家的小郎,真是好文才!”一个胡服装束的女子跨入偏院,耿精忠迎上去,牵着她的手为李贤齐介绍道:“这是张三娘,某的妻子。”
李贤齐见她头戴浑脱帽,身着白色圆领小袖衣衫,紫色条纹卷口裤,方脸细眉,落落大方,男装打扮自有一股子英气,几个少年一见,嘴里似抹了蜜,“嫂子,嫂子”叫个不停,状甚亲热。
桃花树下的接风宴自然风雅旖旎,宴后众人散去,杨亮带着射虎擒熊去客栈招募猎人,杨家十二连珠箭法折磨着李贤齐,寻思良久,与秦起等商议一番,明日起四更就起床,按山中的训练方式进行操练。\
第二日晨练完后,少年们用冷水沐浴,用了朝食,李贤齐带着秦起、段灵狐出门,忙碌了一两日,在镇上找木匠订了一些器械,又请张三娘帮忙,找了几位针线活不错的妇女,用白叠布做了些裹缚手脚的沙袋,汗衫形状的沙衣褂子。
“管家,将这一百贯飞钱收好,我们住在张府,四个少年连同杨家父子,还有十匹战马,人吃马嚼花费不少,少年也是长身体的时候,嘴也刁,顿顿无肉不欢,每日的采买你要多费些心思,如果不够,再到某这儿来取。\”李贤齐私下找到张府管家吩咐道,
管家喜孜孜地接过飞钱,正要告辞离开,李贤齐又将他喊住:“另外将府里的厨师厨娘叫来,某有事吩咐。”
接风宴上李贤齐吃了一碗御黄王母饭,半碗热腾腾的肉丝和两个煎鸡蛋烧成杂味汤汁,浇到蒸好的稻米饭上,香喷喷的看上去诱人,李贤齐却是一愣,这不是前世快餐店的盖浇饭么?盖浇饭还配有清炒时蔬,一碗萝卜汤,一碟儿爽口泡菜。
前些日子或在山中避难,或临危蹈险,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对吃的东西不太在意,馒头,包子,面条似乎都有,但都叫做饼。面条叫做汤饼,馒头上圆下平,叫做蒸饼,面脆油香的芝麻烧饼叫做胡麻饼,饺子已经变得和前世饺子一模一样,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没有味碟,叫做角儿,唐朝的菜肴且多以“烹”、“炙烤”、“生脍”为主。\什么光明虾炙,用羊舌配鹿舌拌食的升平炙,熊掌骆驼羹,鲤鱼脍等,
御黄王母饭的稻米是来自渤海国的卢城稻,洁白清亮,米香适口。
唐朝北方人以栗米饭为主,南方多水稻,以稻米饭为主,一般百姓只能吃栗米和糙米做的饭。这种饭吃下去是涩口难入,甚至于吃则胸疼。渤海国与幽州陆路断绝,从大沽口海运过来,价钱不低。
李贤齐开始在厨房折腾,指点厨师将五花肉切片,用豆瓣酱,豆豉,姜片,花椒,料酒等翻炒成灯盏窝状的回锅肉,再加上蒜苗,端上桌来红绿相杂,色泽诱人。
麻婆豆腐,盐菜扣肉等家常菜肴也出现在张府的桌面,李贤齐亲自动手,用姜葱酱油腌制五花肉,排骨等,用果木和木炭熏烤,金黄流油,带着股果香。\买来山奈、八角、茴香等调制成卤水,腌卤猪头猪蹄,牛肉牛杂、豆腐干等,用来佐酒最是绝妙。
张府里两个厨师几名厨娘被折腾得够呛,但厨艺却日益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