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意境(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文人之间的争斗,多数是以诗词歌赋来决胜负的,或者是以对子来决胜负的,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诗词歌赋。

而对子,一般情况下是长辈考验晚辈或者是行酒的时候用的。

诗词歌赋这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诗和词了。

一手诗作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好诗要看情绪等等因素方能作出的,并非是随口就能作出。

随口能作出的,其实大多数都只不过是普通诗词,几乎不可能流传千古。

但是,也正因为此,随口作出的诗词更容易分辨高低胜负。

只不过,曾毅对这没什么兴趣。

“你堂兄似乎是占了上风。”

书生在旁边碰了碰只顾着吃的曾毅,虽说两人都没做出来,可从表情上,还是能看出一二的。

“还没写出来呢,你瞎猜什么?”

曾毅翻了个白眼,的确,单从表情其实能看出个一二,可这东西也有很大运气的成分在里面,若是最后关头如同灵光闪现,那可就能翻盘的。

“你要是我堂弟,我非抽死你不可。”

书生看着满脸不在乎的曾毅,不由得咬了咬牙,这小子懂不懂得亲属远近之分?

叹了口气,曾毅咽下嘴里的点心,颇为认真的看着书生,满脸的凝重之色:“忠言逆耳啊,我只是在说实话罢了。”

“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又不是什么大事,若是堂兄还容不得我说几句客观的话,那堂兄的气量也太小了吧?”

曾毅这一番话说的是有大道理的。

只不过是一场诗会罢了,输赢并不能说明什么。

至多是在县里文人和各家小姐那边多些名声罢了。

可这能做什么?又有多大的用处?这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金堂县有多大?有几个读书人?

而且大浪淘沙,今儿参加诗会的,日后能有几个科举榜上有名的?

怕是十不存一,这还是多说的了。

整个金堂县在CD府内又有多大,在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又有多大,在整个大明朝又有多大?

其影响,实在是太小了。

若是这个时候都容不得一些实话,那这个人注定是走不远的。

书生楞了一下,显然曾毅的话对他的震动是很大的。

一直以来,书生和曾毅的关系也算不错,可这都是因为有曾贵的原因在里面,而且,曾毅的一些懒散淘气行为,在书生看来,不过是曾毅年纪小罢了,从未有过计较。

可也正因为此,书生从未把曾毅的话往心里放过,可现在曾毅这话,却是让书生仿佛看到了团团迷雾一般。

这些迷糊笼罩在了曾毅身上。

书生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话竟然能从一个九岁顽童的口中说出。

“你这话说的,倒是我的肚量小了。”

书生苦笑着摇了摇头,还没一个顽童看的清楚,若是现在有酒在旁,定然要狂饮几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