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四章 “封手”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封手”这种东西,是“两日制”比赛所独有。△WWW、BIQUKU、LA△

普通3小时的比赛,中午也有1个小时休息时间,但这种情况只能叫“封盘”,而不能叫“封手”。

所谓“封手”,是指第1天比赛中的最后一手棋,这手棋是不出现在棋盘上的,而是棋手把这手棋封存起来交给裁判,到第2天的时候再展示出来。

这样做的意义大家当然一看就懂,这既是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也是为了防止棋手作弊。

“封手”制度产生于日本,也只在日本棋坛流行。而“封手”制度的产生也很有趣,这涉及到近代日本围棋的很多秘闻。

要不很多人都说,吴清源先生和秀哉名人那盘“星,三,3,天元”之局是20世纪第一名局呢?这盘棋不仅技术上内涵丰富,话题性足,围棋界很多制度也是因这盘棋而来。

例如“封手”制度的产生,起因就是由于这盘棋。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日本围棋比赛,那都是用时非常长的超慢棋。比如这盘“20世纪第一名局”,这盘棋总共下了100多天,是每方用时几十个小时的超慢棋。

也许有人要问,就算是每方几十个小时,那最多也就1个星期能下完,怎么要用100多天呢?

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围棋界有关不成文的规矩:“上手”拥有随时“打挂”的权利。所谓“打挂”,也就是说“上手”可以随时叫停。

“上手”今天不想下了,他只要对“下手”说一声,今天就到这吧,这盘棋我们改天再继续。。。

这样做的后果当然可想而知,比赛的公平性很难得到保证。吴清源先生在输掉这盘世纪对局后为什么还能赢得巨大声誉呢?可以认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这种不公平性,让很多人觉得秀哉有点胜之不武。例如那盘棋的第160手著名的“鬼手”,据说就是秀哉召集门下弟子集体研究而发现。

当然,这里说的重点不是那步著名的鬼手,而是“打挂”制度的不公平性。正是因为“打挂”制度遭到很多人质疑,因此“封手”制度就运应而生了。

围棋史上第1个“封手”,同样是来自秀哉的对局,那就是“名人隐退战”他和木谷实先生之战。

面对“打挂”制度的不公平,吴清源先生是中国人,所以他当时需要忍气吞声,但木谷实就不需要啊,因此当他获得下隐退棋的资格后,他强烈要求取消上手“打挂”的权利。

事情就是这样了,“封手”制度就是因此确立。

可以这样说,“封手”是日本围棋比较独特的风景线。在近代日本围棋历史中,围绕着“封手”也曾经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

第1个比较有名的“封手”故事就发生在秀哉和木谷实先生那盘比赛中。这盘棋同样断断续续,同样耗时多日,因此在这盘棋当中,“封手”也不止一个。而且“封手”和“打挂”不同,“下手”也拥有下“封手”的权利。

故事就发生在木谷实下的一步“封手”,据说秀哉名人看到这步“封手”后勃然大怒,一度想终止这盘名人隐退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木谷实先生这的这步“封手”,极像是一步“打将”。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引起秀哉名人的不快的,他心说你小子有你这样的吗?你口口声声说要公平,而你自己现在却用一步“打将”当做“封手”。你这不是敷衍是什么?你不就是想利用封盘时间将棋局考虑得更周全吗。。。

后来又说什么原因让秀哉继续下去呢?这是因为他后面发现,木谷实这步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打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把这步棋称为一步“试应手”。

懂棋的人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将”和“试应手”在形式上是很像的,这两种棋,都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绝对先手”。“试应手”讲究的是时机,而木谷实先生的这步棋,在时机上恰到好处。

这个“封手”故事虽然比较有名,但不算怎么有趣,而另外一个发生在藤泽秀行身上的“封手”故事,那可就比这个有趣多了。

对于“封手”,不同棋手有不同习惯。大多数人对是不是自己下“封手”都无所谓,但有些棋手特别喜欢下“封手”,同时也有些棋手特别不喜欢下“封手”

而秀行老神鬼就是属于特别不喜欢下“封手”的典型。

他曾经公开说过:“我这人大大咧咧,因此特别不喜欢自己下“封手”,与其下了“封手”后整个晚上患得患失,那还不如让对手来下“封手”,这样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了,安安心心睡个好觉。。。”

故事发现在他和坂田先生的一盘棋,有那么几年,秀行和坂田斗得不亦乐乎,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那期间。

秀行先生不喜欢下“封手”,坂田先生好像也是这个习惯,他同样不喜欢下封手。因此在某届“名人战”决战中,两人相遇后事先约好,“封手”大家轮着来,一人一盘。

一盘棋应该是轮到坂田下“封手”。第1天的比赛进行到最后几分钟,坂田先生迟迟没有落子,因此秀行就做好准备,认为坂田的下一手棋应该就是“封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